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52章 张网以待
    赵子良下达了从北门和西门外分别抽调三百骑兵到东门外之后,又对传令兵说道:“给马璘传令,让他带骑兵第一团埋伏新城东面的大通河河岸边,只等深夜城内吐蕃骑兵逃到那处,便率军杀出,能斩获多少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传令兵抱拳躬身答应:“遵命!”

    等传令兵走后,郑三极为费解地问:“良哥,难道你认为今夜城内吐蕃军会从东门突围?不应该啊,你在南门外根本就没有部署兵力,如果他们要突围,他们应该从南门杀出,然后杀散守卫大通河渡口的我军,逃入长宁县(今大通)才对!”

    赵子良摇头笑道:“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城内吐蕃守将只要略懂兵事,就不敢随意从南门杀出,因为他明知道某部署的是围三厥一,他难道不担心某在南门外的某处设下伏兵只等他自投罗网?北门是某的中军大帐,而且往北是死路一条,往西则又有白水河,节度使王倕大人统帅的我军主力大队人马正在向这边赶来,城内吐蕃军就算逃过去也是死路一条,而且我们就是从西边来的,城内守将不会这么傻,可供他选择的只有东门和南门,深更半夜他们敢从南门出去吗?万一大通河南边的渡桥被我军砍断呢?吐蕃大将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他唯一的选择就强行从东门突围,然后沿着东南方向杀到大通河边,沿着大通河一直向东至几十里外的渡口进入长宁县内!”

    郑三听了赵子良的分析和部署,真替城内的吐蕃主将赶到惋惜,如果吐蕃军真从毫不设防的南门杀出,完全有可能很安全地逃入长宁县内,只要在渡口的唐军砍断河桥之前杀散守军,但是如果吐蕃军从东门突围,绝对是死路一条,因为任谁也不会想到赵子良没有在看上去最容易逃走的一条路上设伏。

    深夜,新城(今门源)城墙上,一个伟岸的身躯扶着墙垛观察着城外灯火通明的唐军大营,唐军的营地布置得非常有讲究,营地距离新城有五里,这个距离不远,但也不近,如果出兵突袭唐军营地,唐军发现及时有足够的时间迎敌。

    “走,去南门!”吐蕃将领说着转身就下了城楼,身后几个护卫紧紧跟着。

    此人赫然就是当初在番禾县城外被赵子良一箭射中肩窝的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上次吐蕃二王子郎支都作为主将被赵子良所杀,铁刃悉诺罗作为副将连同吐蕃大军被杀得大败,他侥幸带着四百多骑兵逃回。

    尽管他逃得一条命,但由于主将郎支都的死让他难辞其咎,他也算是命大,在吐蕃国内的靠山话语权不小,被靠山竭尽全力保了下来,不过他被连续降了三级,成为了一个千夫长,被留在新城成了达扎路恭手下的一名骑兵千夫长。

    铁刃悉诺罗带着一些扈从来到了南门城楼上,南城墙只有两百人守卫,另外三个门都只有两百人,还有两百人作为预备队。

    登上城楼后,两个百夫长迎了过来,“见过千夫长大人!”

    铁刃悉诺罗摆摆手,严肃的问道:“城外可有动静?”

    其中一个百夫长摇头道:“没有任何动静,属下曾派人出去查探过,他们抵达渡口之后被唐军守军发现被迫撤回!”

    铁刃悉诺罗问道:“渡口有多少唐军?”

    “只有五十名骑兵!”

    旁边一个护卫忍不住道:“将军,既然南门外没有唐军,而渡口又只有五十名唐军守卫,我等何不从南门杀出,再杀散唐军守卫,通过渡桥撤退到长宁县内?”

    两个百夫长闻言,也道:“是啊,将军,我们只要一千人,而且还是骑兵,敌军已经陆续来了不下四千,明日后日可能还有更多兵马起来,新城是铁定守不住的,我等何不此时从南门撤出去杀散渡口唐军,在冲入长宁呢?”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