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88.余复叹之
    庐陵郡,自陈朝起就是皇帝喜欢选给子女封邑的地方。

    这里有数处丰饶的采邑,民户密集,地名也好听。

    当年宁王被封过来时,附近还有兴平公主、东昌公主、泰和公主的封地。

    这三位公主都死在了齐代楚立,血染太京的那一夜。

    公主不像藩王需要去封地,宁王因为人在封地的王府而侥幸逃得一命,楚朝藩王只有尊荣,没有实权。不能插手地方政务,连王府私兵都不允许有,王府的官吏从上到下都由太京派遣,且三年一换。

    原本按照邓宰相等人的想法,是决不允许皇子就藩的。

    皇子就跟公主一样在京城“养着”就行,毕竟藩王坐大是历朝历代的心腹之患。

    但李元泽不肯,于是定下了王爵不世袭的规矩,例如宁王袭爵之子只能是郡王,还必须重新换个封地,不允许住在父亲的封地上继承其父的府邸,余子必须归京。

    陆璋篡位之后,江南亦是一夕变天。

    王府属官无从选择,地方官吏惶惶不安,很快就有武官投靠藩王了。

    当时江南之人齐声痛骂陆璋,巴不得立刻打过江,将这篡位小人千刀万剐。

    现在连庐陵郡的百姓都不想这事了,在官吏的口中,齐帝暴虐,那边的人正过着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的日子。江南向来富庶,虽然现在没有楚朝那会儿好,可是没沦为暴齐之民就足够了,打仗得征兵的,谁家又乐意呢?

    更何况宁王好享受,王府原本所在的宁泰城比从前扩充了好几倍。

    筑起八尺城墙,内外加固,开挖水渠,更兴建了一座行宫,遍采江南佳丽填充。

    这倒不是什么稀罕事,荆王吴王也这么做了。

    除了没有直接称帝,一应官制,乃至服色礼仪,都比照着帝王来。

    宁泰城私底下更被人称为泰京。

    名字跟太京差不多,喝醉了念着亦可自欺欺人。

    宁泰不比寻常小城,城门戍卫众多,凡是进出都需盘问,外来者即使手持路引也不能单独进城,需得有人作保。

    一边是排得长长的队伍,另外一边城门权贵官吏的马车却是随意进出,只需驾车的家将出示腰牌,都不用看一眼车里的究竟是何人。

    墨鲤真不知这样的城防算是严格,还是松疏。

    仔细一想,或许这可能就是孟戚说的,制定了极好的条例,实施的时候却总被阴奉阳违吧!

    天近黄昏,供百姓进出的那道城门缓缓合上,城墙上点满了火把,不断有人巡逻。

    墨鲤赶了上百里路,有些疲惫,不打算寻隙翻墙了。

    他身形一展,轻飘飘地跟在了一队准备进城的马车后面。

    火把虽然明亮,照得城门口仿佛白昼,但是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更何况权贵的马车华丽宽大,走到哪都要遮一大片光。墨鲤从容地在阴影里穿梭,连一丝风都没带起。

    偶尔有人感觉到眼前有什么晃过去,抬头也以为是旗帜或灯笼的影子。

    马车进城,队列变得齐整了一些,随车的人却依旧嬉闹着,压根没个正形。

    应该是世家子弟从庄子上回来,天这么热,总在城内蹲着极是无趣,城里也不适合找乐子,于是就去别庄住一住。有些是纳凉躲清净,有些却是放浪形骸,这队人显然是后一种情况。

    车里有女子的笑声,以及浓重的酒气。

    风一吹,脂粉味儿混合着酒臭从帘子里往外飘。

    墨鲤微微偏头,有些嫌弃。

    待马车走过了外城,要在一处坊门前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