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4.众说纷纭
    薛知县每天中午都要喝一杯酒。

    用毒蝎、毒蛇泡制的药酒。

    竹山县山民家里多有这类方子,专治风湿,薛知县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有这些毛病并不稀奇。药酒装在一个黑色的大坛子里,盖一揭开,就有一股扑鼻的腥气,全无酒香。即使再馋酒的人,闻到了也要皱起眉头。

    差役跑过来送拜帖的时候,还没进门就闻到了这味道,忍不住揉了下鼻子,深吸口气,恭敬地敲了敲门,瓮声瓮气地说“薛令君,墨大夫送来了名帖。”

    薛知县端着酒杯的手一顿,然后慢慢将杯盏内的酒饮尽,这才开口道“拜帖放下,请墨大夫去二堂等候。”

    差役应了一声,低着头进门,放下拜帖,正转身要走的时候又听到薛知县说“再请李师爷去二堂,代老夫招待客人。”

    差役走了之后,薛知县这才慢吞吞地拿起了名帖。

    字迹清晰,字体略长,其形华美又不乏骨力。

    薛知县拈着胡须,短短六七个字他赏鉴了半天,然后摸出一把钥匙,开了书房桌上的一口红木小匣子,把拜帖平平整整地放了进去。

    关上匣子的时候,他还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这才开始运功化去刚才那杯酒里的毒性。

    等内息走了一个大循环三十六周天,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薛知县理了理衣袖跟外袍,慢吞吞地踏出了书房的门。

    薛知县住的这个院子并不大,进了门就是正堂,穿过中庭是二堂,两侧有厢房。

    院中原本有几口种了睡莲的水缸,现在天冷,怕缸冻裂了,所以里面没有水。

    葡萄架上也是光秃秃的,只剩下石阶旁的一株松树盆景还有点绿色,薛知县特意绕到盆景前看了看,唯恐它冻坏了。

    这个位置恰好可以听见二堂里面的动静。

    “圣莲坛之人贼心不死,昨夜还破墙试图越狱。”

    “薛令君”

    墨鲤察觉到外面有人来了,他站起身行礼,原本与他说话的李师爷听了,连忙迎出去。

    薛知县一看到李师爷,就想起今天早上李师爷草拟的县衙大牢修缮支出,他不满地看了自己的幕僚一眼。那圣莲坛的人拆了牢房,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用得着告诉人家吗

    李师爷干笑一声,心想圣莲坛是难缠之辈,日后肯定还有人来找麻烦,喊自己来这里陪坐,不就是指望墨大夫与秦老先生帮个忙吗

    薛知县你懂什么,老夫自有主张。

    看到他们东翁幕僚两人来来回回的使眼色,墨大夫默默地拿起了茶盏,低头看地砖。秦老先生说过,像这种时候,最好是去看墙上的字画,或者品鉴室内的盆景,大家皆装做无事,这才是君子之道,可是这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地砖能看了。

    “墨大夫今日上门,可有要事”

    薛知县示意自己的幕僚陪坐,自己坐了主位,笑眯眯地说,“这还是老夫第一次接到你的名帖。”

    投帖拜谒是很正式的礼节,墨鲤虽然常来衙门,但都是为了他事。

    这年月,稍有身份的人,哪怕亲戚之间见面也要事先打发小厮去送个名帖,算是打个招呼,不告登门是很不合礼数的。

    知县一般都住在县衙后面的官宅,竹山县是穷乡僻野,连官宅都是薛知县来了之后重新修的,这个小院墨鲤是第一次来。

    “薛令君客气了,此番前来打扰,是受了老师的指点。”

    薛知县闻言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嘴里却谦逊道“老夫虚度了几十载光阴,虽然不及秦老先生博学多闻,但些许本事还是有的。”

    说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