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6.毓庆宫出事
她素有贤名,对她更加满意:“梁九功,朕记得朕这里还有支百年山参,找出来给二福晋。赶明儿回去的时候带给你祖父。”

    “儿媳替祖父谢汗阿玛挂念。”石舜华站起来福了福身。

    康熙抬抬手:“坐下说,一家人不必这么见外。保成福晋,日后有什么事尽管使人来告诉朕。保成脾气暴躁,你平日里多劝劝他。”

    “汗阿玛,儿臣什么时候暴躁了?”太子正惊讶石舜华的表现,万万没想到,一不留神火烧到他自己身上。

    康熙道:“上个月,就在乾清门外,你和胤禔总共没讲三句话就吵起来,这叫脾气好?”

    “那是,那是…他碎嘴。”太子道,“又不是儿臣故意跟他吵。”

    “胤禔碎嘴?”康熙讶异,“你说你大哥性子直,朕倒是相信,碎嘴却是不可能。朕先前问你跟胤禔吵什么,你什么都不说,今儿怎么又想起来说他碎嘴?”

    如果石舜华真丑,太子依然什么都不说。但石舜华很美,比东六宫那些女人还美。太子暗自得意,自然不在乎胤禔那个有眼无珠的人说什么:“胤禔先前说石氏丑,儿臣才跟他吵。你当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问,儿臣怎么说?大哥说得对,儿臣的嫡福晋很丑?”

    康熙噎住:“这,这捕风捉影的事,胤禔怎么也当真了。”

    “那您得问大哥,儿臣可不知。”太子想一下,又说,“汗阿玛,如果胤禔再说石氏丑,儿臣跟他吵吵,您可不准再怪儿臣。”

    “你跟他吵吵什么。”康熙皱眉道:“胤禔再敢乱讲,你尽管来告诉朕。保成福晋,别往心里去,胤禔性子直,也不是有意那么说。”

    石舜华点了点头:“儿媳理解。其实儿媳也知道,儿媳长得有点不堪入目。”

    “这叫什么话。”康熙皱眉道:“朕觉得挺好,只是气色不佳罢了。梁九功,去,给二福晋拿一盒燕窝。”

    梁九功心中一动,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漆圆盒,走到康熙跟前,试探道:“皇上,是这个?”

    康熙抬眼一看,海南进上来的血燕:“是这个。”

    梁九功的手轻微抖了一下,没拆封的血燕只有这一盒,却赏给太子妃。这么看来皇上对太子妃很满意啊。

    “谢汗阿玛赏赐。”石舜华一进乾清宫就选择听所有人的心声,听到乾清宫大总管梁九功的心里话,石舜华也很惊讶,对康熙的态度也越发恭顺。

    康熙见石舜华又起身双手接过燕窝,行了礼才坐下,摇头失笑:“去见见太后吧,她老人家也该等急了。”

    “嗻!”太子领着石舜华出去。

    康熙令梁九功把他给儿媳妇准备的见面礼送到毓庆宫。

    皇太后居住的宁寿宫位于毓庆宫东面,中间隔着奉先殿,并不是很远。然而两人在乾清宫耽误很久,到达宁寿宫,石舜华坐下就看到落地自鸣钟上的时间是十点两刻。

    太子和石舜华从乾清宫直接过来,虽然来的晚,老太后也没说什么,或者她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她的依仗是皇上。

    随便跟两人说几句,总共一碗茶的工夫,太后就让两人回去。

    老太后最喜欢的阿哥是从小养在身边的五阿哥,最喜欢的皇女是德妃生的五公主。其次是五公主的弟弟十四阿哥,五阿哥的弟弟九阿哥和十一阿哥。

    康熙的嫔妃们经常去陪老太后唠嗑,而太子年龄大了,怕撞见年轻的庶妃,就很少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继而导致康熙的十几个儿子当中,太子和老太后的关系最淡。

    石舜华在家时,听她祖母讲紫禁城里的事,便猜到太子和老太后的关系很一般。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