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1章
    第九十二章

    上元节过后, 天气渐暖,冰消雪融,枯了一整个冬天的草木开始冒嫩芽儿, 泛着点点黄的绿,嫩生生的, 叫人看了就觉得欢喜。爱玩爱看就来网

    卢阳伯府的人都以为那件事就那么过去了,毕竟这么长时间没动静,他们就放下了提了两个多月的心, 准备折腾着把霍明熙送出邺城。不是他们要送,是霍明熙自个儿要求的,让给他找个清净点的地儿,离邺城越远越好, 这样他才能彻底忘了阮蓁,再重新活过来。

    霍明熙走的那天是个晴天, 万里无云,天蓝的像水洗过, 太过干净就有些过遥不可及。来送他的人不多, 卢阳伯、齐氏、再加上一个霍明旭。卢阳伯夫人没来, 她说身子不舒服,就不送他了。霍鸿光上朝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临上马车前, 霍明熙回头看了一眼卢阳伯,又看了一眼霍明旭,唯独没有看眼巴巴等着他回头的齐氏。

    霍明熙不说, 也就不会有人知道,其实逼走他的还有一个人,齐氏。从霍明熙出事那天她就开始哭,见天儿哭,那眼泪落不完似的,时时刻刻提醒着霍明熙他有多龌龊不堪——齐氏的眼泪是为从前那个春风得意的霍家二少爷流的,不是为他这个废人。

    送走了霍明熙,回了卢阳伯府,齐氏抹了抹还没干的眼泪,心底其实也是松了口气的。她坐在妆镜前,心里五味陈杂,却多多少少也有些庆幸——她还有一个儿子,一个真正的好儿子。

    她等着霍明旭立大功,给她赚个诰命。有了诰命,她就能在婆婆面前直起腰杆了。唯唯诺诺了一辈子,她也想硬气一回,哪怕就一回。

    齐氏还没想好能让卢阳伯夫人对她客气一点的诰命得是哪个品阶,前院就来了消息——

    霍鸿光被革职查办了。

    年后第一次开朝议事,就有人盯上了卢阳伯府。左都御史联合大理寺少卿弹劾霍鸿光,罪名是办事颟顸,贪墨舞弊。八个大字一压下来,光熙皇帝的脸色马上就变了。霍鸿光起初还能硬着口气不肯承认,但左都御史明显是有备而来,一张万民书呈上御案,把去岁霍鸿光奉旨监修湖州河道的事扯了出来。

    霍鸿光没想到是这件事。他监修河道的时候确实没做什么好事,拿了不少油水,不过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官场上的有些规则彼此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想到这时候被人拿出来放在了台面上。

    修筑河道的工匠写了万民书,还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进了邺城,敲了登闻鼓。

    这事做的,说没有人在幕后推动霍鸿光一个字都不信。

    好在光熙皇帝到底还念着点亲情,给了他这个舅舅些许面子,说是革职查办,却没把他关进大理寺监牢,依旧让他回了家。不过该下的旨意一道没少,革了霍鸿光的官职,把左都御史呈上来的万民书另加一本账簿交给了大理寺卿,责令大理寺和刑部速速审理此事。

    君臣相处久了,多多少少就能从皇帝下旨的方式中听出他的态度。这一回听了光熙皇帝的话,朝中众臣就知道,这朝堂的恐怕要有一番动荡了。

    成帝肖似先祖|皇帝,把从先祖|皇帝那里学来的铁血手腕用在了朝堂上,却依旧没能肃清官场的风气,贪污**尸位素餐之事杀之不尽。到了光熙皇帝这里,他子承父志,也要整顿这些不良风气。去年年初那一场由赈灾事宜引起的清洗地方政务的浪潮平息了这么久,总算是席卷到了朝中。

    开年的时候就有传言说光熙皇帝要对朝中下手了,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一次,是从卢阳伯府开始的。

    .

    霍鸿光刚回到卢阳伯府就被主院那边叫走了,卢阳伯气得直发抖,扔了茶盏,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