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65章 高中,高中
    阿米拥有成年人的灵魂,即使不够成熟, 不够稳重, 也不够坚韧, 可逻辑思维能力等却已经完全成型, 这样的情况下, 读书也好, 做事儿也罢, 自然比寻常孩子更有条理性,也更容易出成绩,所以对于考高中阿米是不愁的, 甚至还带着几分隐隐的优越感, 为自己比别人多点底气而觉得莫名的傲娇。

    和阿米一起的小伙伴不多,当然阿灿肯定是其中之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对于读书,对于知识的态度不是一般的寻常百姓家能比的,特别是这个时候, 家庭经济情况和总体的大形势都对读书这两个字不够积极, 对于最底层的百姓而言, 满眼望去不识字的很是普遍,小学水平都能当个村干部,更不用说初中生,那已经能称之为知识分子。这样的情况下,家里的娃子能混个初中文凭那已经是家里大人舍得花钱疼孩子的, 哪有那么多闲钱继续往上读?看看那些被打倒的,多少都是留洋回来的,这说明啥?说明这书啊,只要读的能识字就够了,太多了未必合算。

    对于老百姓来说,任何事儿的决定判断其实都是需要看划算不划算的,现实的一塌糊涂,所以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目光短浅,不够睿智,不过这也是没法子,谁让这个阶层的人们承受能力差呢,有一点子风吹草动的,有底气的人家自然承受的住,可这些草民阶层却很可能伤筋动骨,在这样的情况下,短视反而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更容易生存,故而这一次阿米的高中之旅少了太多的伙伴,除了阿灿,也就是顾建国了。

    顾建国能读高中那是顾大伯的功劳,家里的两个大小子早年也没重视过读书的事儿,所以小学毕业就一个个开始当壮劳力使唤,本对小儿子也没啥特别的期待,可这不是村子里有了小学了嘛,那曲红旗小子不是搞了个高中的本本,混上了小学校长了嘛,这一下子可就把顾大伯给眼红上了。

    说起来那个早些年,曲会计可不如自己,就那个会计都是勉强才当上的,更不用说再小点的时候了,那都是跟着自己屁股后头当小弟的,如今他家小子,一个还没自家老二大的娃子,居然就成了啥校长了,妥妥的文化人,村子里只要是有孩子读书的都要恭敬他几分,比自己都有威信,这能不让顾大伯眼馋?

    本就是有点远见的顾大伯在看到了读书的好处之后,哪里还会当个落后分子,即使这会儿高学历还不受待见,他也毅然决定支持一把儿子,让自家儿子也当个文化人。至于儿子读书不够好?不一定能考上?这没问题,先不说还有阿米和阿灿两个能补课的娃子在,就是实在不成,他也有法子送孩子去,别忘了这会儿可是劳动人民最光荣,就他家的成分,妥妥是红了又红的,托个人情,钻个空子方便的很。

    就是他家那眼浅的媳妇舍不得的那点子学费,也不是啥问题,不说自家这几年的收入怎么样,就是孩子自己的私房钱也都够了,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几个娃子动不动偷偷的去周围几个县城卖猎物,卖东西要的介绍信那可都在村委办公室里,少了几张他能不知道?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顾大伯想的很好,家里如今壮劳力足够,挣钱也不少,口粮更是充足,这样的情况下,就该想怎么进一步,自家目前的情况,在村子里除了自己这个生产队长的位置,其他的真没啥可瞧的。能有点出息的位置都有了人,他们这些老不死的没下去之前,这些娃子们就别想出头,这样一来,想要出息就的往外走。

    家里老大老二就不说了,当年还是见识少啊,年轻啊,想的不够深,所以让两个娃子小学毕业就在家干活了,实在是可惜,当初要是也混个初中出来,那如今就是想往城里使劲也能有点底气,再想想那年征兵没被选上,谁知道是不是就因为这读书少的缘故?所以怎么的,在小儿子身上是再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