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4章 清点和抽奖
民国时期了,这年头更流行那种铁皮的闹钟,这样木质座钟确实不够新朝,说是旧货很符合常理,更不用说是在收购站边上的旧货摊了,只要一琢磨估计不少人都觉得,是那种坏了的座钟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然后有人拿了修缮一新再卖出来的。这种脑补很是方便了阿米,同时也引动了好些人往收购站和旧货摊走动。

    阿米家这个村子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少人家手里都有了几个钱,有了钱,粮食不缺,屋子修完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添置家当就成了必然。特别是那些即将或已经添丁进口的人家,更是想多置办几样像样的家当,能给自家脸上添点彩,让亲家或是亲戚上门的时候多赞几句,显摆一下自家如今的条件。

    往日对这样的行动他们多少还有些犹疑,毕竟这都不是小钱,可如今看了阿米的那个座钟,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一样,让他们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旧货摊和废品回收站,新的太贵,这些总不会贵了吧,比如说,去弄点瘸腿的桌椅回来,自家会做木匠的,几下子下去,五个凳子凑成三个,那不是一样一下子就添了三把老木料的好凳子?差了门的柜子弄回来,自己再寻点一样颜色的旧木板凑一下,家里就能立马多个衣柜多稀罕?

    除了这些,还有些日常能用上的东西一样样的从废品回收站和旧货摊一点点的走进了山村里的小屋里,现在看着似乎不怎么起眼,甚至在县城等地方,还有人觉得这些山里人穷酸,捡破烂,可事实是,到了后来,二三十年后,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红着眼睛妒忌的望向这个小小的村落。

    破凳子?那是红木的;咸菜缸?那是明清时期青花的;铜盆?那是清末的;碗筷?里头有官窑的;反正啊,那时候几乎每一家都能找出一二样古董来,让无数当年笑话他们的人悔恨不已,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干这么勤俭节约的事儿呢?太亏了。

    当然了,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到了后来,阿米手里有古董流出去的时候才会显得那么的不起眼,没法子这满村子的人都有啊,谁还会关注这其中一个的问题?倒是也免去了不少的麻烦。

    金秋十月到了,阿米也将开始新一个月的抽奖,在此之前,阿米很是迷信的对着老天拜了拜,希望老天爷手下留情,在已经倒霉了这么久之后,来点实用的,甚至阿米还在心里给自己列了一个表格,盘点了一下目前需要的东西。

    “我会做弩了,不过要是再有点木匠手艺就好了,家里的一些小活儿就能自己干了,不用老是麻烦大伯家,嗯,篾匠的本事也成啊,我这做篮子做的太难看了,还容易坏,这东西买又不划算,问别人要也不好开口。或者给我把好弓?家里的不顶用,容易拉坏。听说牛角弓挺不错的,还有这面点技能上次那本里头只有十个做法,好像少了点,来这个也可以接受,秋粮里的红薯玉米磨了粉也能做点好吃的。唉,老天爷,别给用不到的,拜托了。”

    絮絮叨叨的阿米很是慎重的洗了手,擦了脸,开始抽奖,等着指针一停,定睛一看,阿米哀嚎了一声。

    “哎呦,白求了,怎么是这个?”

    只见那大转盘上显示出一行大大的字:农具一套。

    怪不得哀嚎啊,阿米这一年四季除了打猎就是读书,田地里的伙计,除了家里的那个后院菜地,基本上是一点不碰的,你说给上一套农具有啥用?干等着吃灰啊!等着领出来一看,嘴角更是抽抽,一套还真是一套,锄头,镰刀,耙子,铲子,犁头等等,地里用的上的全有了,和村里生产队的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一整套用的铁估计很实在,很不错。毕竟这个念头,因为国家大炼钢铁的缘故,不少地方铁制品稀少,就是最关键的农具还是木头包铁皮的,有这么一套实在铁器,想来也算是一般农家难得的好家当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