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1章 半缘修道半缘君
    “回陛下,那是三皇子唯一的血脉,三皇子妃吴氏所出。本是极聪慧的一个孩子,先皇在时亦颇为宠爱,奈何却”秦子衿知道他未说完是话是何意。秦熙为何护秦晋远被叛军杀死,王妃吴氏与之情深,听闻噩耗,一根白绫也跟着去了。虽传为佳话,却是苦了幼子,一夜之间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

    秦子衿走过去蹲下身把他小小的身子抱进怀里,心中无限怜惜。“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那孩子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只觉得抱着自己的这人好漂亮,身上香香的,就像娘亲的怀抱。

    “我叫秦渊,三岁了。”小小的人儿,口齿甚是清晰:“你是谁?”

    “我是你皇姑姑!”

    “姑姑!”

    “嗯,渊儿以后跟着皇姑姑好不好。”

    “嗯,可是,我要等父王和母妃,李公公说他们睡着了。”

    “是的,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很累了,所以要睡很久很久。渊儿是好孩子,不要去打扰他们好不好。”秦渊想了一想,似首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便点点头道:“好吧!”一旁的李公公和奶娘闻言涕泪俱下。原本还担心这么幼小的孩子没有了爹娘庇护,在这吃人的皇室里要如何生存下去,如今女皇竟要将他带在身边,想来两位主子在天有灵也该冥目了。

    自三皇子府归来,秦子衿下了平生第一道圣旨,追授秦熙为“明德太子”王妃吴氏为“明德太子妃”以太子及太子妃之礼合葬于皇陵。其子秦渊封为明德世子,待其父安葬结束,即入宫伴驾。

    安葬完秦熙,又是半月之后。朝臣们终于得空开始着手准备秦子衿的登基大典。国师把登基大典的日子选在了十月初九,据说这是此一年中最吉日。

    登基大典那日,不过三更时分,宫侍们就捧来礼服朝冕与她浴沐更衣。秦子衿本不欲她们帮忙,奈何这朝服繁索非常,她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怎么穿。最后只得唤来贴身宫婢素昕。素昕又唤来几个宫侍,四个人围着她摆弄了半天总算把衣服穿妥了。

    十月初九晨时,大吉。秦子衿身着明黄的龙袍,头戴十二琉冕朝冠,足蹬金丝盘龙朝靴一步步登上那个她不喜欢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位置,接受臣子们的山乎朝拜。没人发现,那张绝色的容颜上除了沉稳更多的是无柰。按惯例,秦子衿改年号为“安宁”取国家安宁平顺之意,史称安宁元年。

    五年之后。

    细雨洒落初春的清晨,天色尚未明朗。宫婢们推开紫晶宫的寝殿大门,见秦子衿早已穿戴整齐坐在那儿看书了。便轻声一笑走上前去,为她梳起如云的秀发。女皇乃是仙身,五年来,只登基那日让人帮忙穿戴过朝服,以后生活锁事均是自己打理。唯有这一头青丝,不论她怎么梳,最后的结果都只是个规规据据的道髻。其实这也怪不得她,上前辈生在在开放的年代,平日的要不就是披散着头发,要么扎个马尾,最多也就编个麻花小辫。这辈子又是在道门长大,天天梳的除了道髻就再无其他,你还指望她能梳出什么花样来?如此,也只好由宫侍们代劳了。这也成了宫侍们唯一能为她做的琐事。

    先帝逝后,按宗法,先帝妃嫔全部迁往宫外,有子女的随子女居住,无所出的则前往皇陵守墓。而女皇玉洁冰清,后宫并无男妃之类,膳食也是极随意,若是忙起来,半月一月不食半粒米粮也是常有的事。故而早在女皇登基半年之时,便将宫中宫侍遣散大半,因此,少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皇宫别是清净安宁,这是秦国建国万年来从未有过之事。

    方挽好发,窗纱轻轻震动几下,宫侍推开窗,见一只信封浮在窗前,知是女皇师门来信,便齐齐告退。待她们出去,秦子衿伸手接了传信符打开来,上头有几行小字“茶已收到,极好。安,勿念。国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