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章 成长
    不一会儿,一位高冠博带,长须飘飘的老者走进了上书房。这名老者身份不凡,乃是帝京博文馆馆长,当世大儒姬修澜。

    在这位三朝帝师,国之重臣面前,一众皇子公主正襟危坐,丝毫不敢放肆。

    自己的便宜老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这从他请来的老师就能看出,武功教习请的是国师弟子,同时本身也是先天境修为的济海法师,文学启蒙请来的也是当世大儒。

    宫廷教育,上午学文,下午习武,每七日一休沐,劳逸结合。如此奉行精英教育,便宜老爹的子女当然个个不凡。

    有时赵承瑾也在心中腹诽,便宜老爹这么做,就不怕当年“七王之乱”的旧事重演?后来想想,以便宜老爹的文韬武略,可能还真不怕这些。

    不仅不怕,武帝还要培养子女出来为自己冲锋陷阵,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古人诚不欺我也。

    上午的课,重点也不是四书五经,毕竟都是皇子,公主,不用参加科举,姬修澜也很清楚这一点,他知道皇帝的目的。

    因此,在例行授课以后,姬老先生会给在座的弟子们讲史,并引导大家进行辩论。

    只听姬老先生道:“今日我们继续讲前朝《秦史》,前日老朽给诸位殿下布置了功课,谈谈前朝灭亡的原因,今日哪位殿下先来说说。”姬先生又补充道:“每人只可说一条。”

    言罢,却无人应答,显然大家都不想当“出头鸟”。少顷,三皇子赵承瑞道:“我是兄长,就由我先来抛砖引玉吧。我朝《太祖实录》中有写,暴秦政苛,百姓皆苦,乃揭竿而起。因此弟子认为秦亡于暴政。”

    姬先生评道:“中规中矩。”有三皇子起头,大家纷纷发言。姬先生的评语多是:“尚可。”众弟子知道姬先生的习惯,“尚可”是最低的评价,甚至不如“中规中矩”。

    此时安乐公主赵瑜道:“弟子认为秦亡于江湖各派,秦末,天灾频发,各门派以望族为爪牙,兼并土地,不顾百姓死活,庙堂与江湖势成水火,秦乃灭。”

    姬先生抚须笑道:“妙!”环视四下,突然道:“六皇子有何见解。”赵承瑾正神游天外,突然被先生询问,还没回过神来,鬼使神的说了一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姬先生哑然失声,众皇子皆若有所思,赵瑜看着这个弟弟,思绪万千。

    课后,众皇子,公主用过午膳,结伴前往校场,修习武功。姬修澜却没有回府,而是前往了大政殿,把上午发生的事如实告诉了武帝。武帝听完,沉吟良久后道:“先生观朕三皇儿如何?”姬修澜三朝帝师,与武帝相知甚深,也不隐瞒,说道:“三皇子或可为守成之主,却非治世之才。”

    武帝道:“如此,朕明白了,辛苦先生。”姬修澜欲言又止,终是说道:“陛下,六皇子之言……”武帝打断道:“六皇儿朕自有安排,先生退下吧。”“那臣便退下了。”姬修澜躬身告退。

    武帝默默自语道:“谁是圣人,是朕,还是那几位,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的好!”

    上午的早课上,赵承瑾小小的出了一把风头,赵承瑾表面轻松,心里却不平静。实际上,上午说的也是自己的心里话,要是在前世的古代社会,赵承瑾的答案和姐姐一样,王朝覆灭的根源就是土地兼并。

    在前世地球,百姓们没了土地也就没有了生路,自然要揭竿而起,而战争正是消耗人口的力气,改朝换代的过程消耗了大量人口,多出了大片的无主土地,只要开国帝王懂得休养生息,大乱之后必然大治。

    然而这方世界太过于奇妙了,人类武者中的强者武力堪比核弹,依托于天人强者之下的门派势力会不自觉维护自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