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三章 罗汉对剑士
    这就好比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主持人,退居了二线,靠笔杆子吃饭后,久而久之,自然嘴皮子上的功夫就要比当初,至少要倒退十年。

    孙武当初的舌战水平本来就比不上拿金话筒的主持人,又退居“二线”数千年,心机和城府倒是略有长进,但舌战上,便是此时的十个孙武,也比不上一个高岳!

    “出来吧,儿郎们!”孙武心中大怒,但毕竟在此苦守了数千年,道心稳固,可比泰山,不可能因为高岳一番冷嘲,就有失水准。此时,一声暴喝,瞬息间,从他身后的拱桥彼端,自大雾中杀出一路兵士来。这一路兵士,有四五百人,没有战甲,都是一身文士服的打扮,手中的兵器,是清一色的齐眉棍。

    这种齐眉棍,实则并不适用战场的投入。古时两国交战,兵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组成方阵,这样方便排兵布阵的时候,能够令行禁止。

    当然,孙武的时期,交战的时候,因为早期投入了大量战车,用的最多的兵器,是戈:可捅、可刺、可砍、可勾拉等。但到了战国晚期,由于大量的步兵投入战场,兵器除了弓箭和标枪外,就是近战用的短剑了。直到再后来的东汉早期,由于骑兵的出现,钢制的长剑、矛、铄等成为了主流。

    换句话说,齐眉棍这样的兵器,不论是哪朝哪代,都不可能用于投入战场。不说‘戈’这种几乎只流行战车作战时期的物品,只说步兵和骑兵成为战场主流的漫长时期里,“棍”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兵器榜的,不适用任何战场交锋。

    但偏偏这位兵家之祖,就敢给兵士装备齐眉棍。

    有趣的是,在民间传统理念里的和尚们,好像每一位都是用棍高手。这倒也非空穴来风:北魏孝文跋陀入少林寺,秘传武僧棍法;到了唐朝,出了大宗师昙宗,更是将齐眉棍发扬光大,流传至今。

    偏偏此刻的场面却倒转过来。高岳的一百零八位罗汉,用的是长剑,而兵家之祖的四五百兵士,却改成了齐眉棍。

    齐眉棍的特点:讲究乱棍猛击,棍打群敌。盛名一时的典故,恐怕还是要数大宗师昙宗大师,演绎了一出热血沸腾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精彩事迹,将齐眉棍这门兵器,彻底打出了名头。

    正所谓“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说的就是齐眉棍。

    由此可见,孙武的这四五百兵士,敢用齐眉棍,就已经说明了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兵士了。

    只见这些兵士,纪律严明已极,杀向高岳一方的时候,拉开架势,见人就打,没有争先恐后,有条不紊。高岳的一百零八位罗汉,却是极静而动,本是一百零八根木桩子一般的罗汉们,在纪律方面,比对方犹有过之。

    就在对方进入五丈范围的时候,一百零八位罗汉,举剑,竖劈,动作整齐划一。虽然只是两个动作,但是一百零八道剑气,却是笔直地破空飞了出去。

    首当其冲的百十个兵士,要么被一剑劈成两半,要么断手断脚,倒下了一大片。

    “嗯?”孙武眉头一皱,道:“暗劲透体,以气夺人?哼!这是一百零八个武学化境的和尚?嘿嘿嘿,你这守护者一脉,看来是已经攻破了那重‘方外之门’,不然,整个人间界的武僧,加起来恐怕还无法凑齐三位数。你这守护者的这‘守护’二字,只怕倒行逆施了,我看不如叫掠夺者更为妥当!”

    高岳道:“二代行事,自有主张!”

    孙武道:“只怕你们的第二代,因为杀戮过重,早已成为劫灰!”

    高岳淡淡道:“杀身成仁的大无畏,对于足下这种苟且偷生之辈来说,宛如天书,说了你也不懂!”

    孙武神色一冷,道:“我翻手之间可灭你神魂,若不是想看看你垂死挣扎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