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章 乡村之夜
    晚饭做的是面条,戚武带回来的那只野雉熬的汤。

    汤的滋味鲜美无比,毕竟是原生态的野味,是现代的高产农业生产的家禽比不上的,纵然是苏凌没有什么胃口,也喝了好些汤,

    但唯独那些面条是苏凌吃不下的,入口但觉粗硬,粉味又特别浓,戚武这样的粗人哪里能做的了多么细腻的午饭,戚家兄弟都是吃惯了的,个个呼噜着吃的很快。

    苏凌挑着面条,余光偷偷瞄着对面的戚文,虽说是那个野蛮男人的二弟,性子相貌却是一点儿不符,是个闷葫芦,虽是剑眉朗目英气得很,却终日沉默寡言,很难从他的脸上看到什么表情,此刻他正面无表情的吃着,也不知早上的事儿有无跟那个野蛮男人说起过,那大块头看上去心情不错,似乎并不知这件事,苏凌想着顿时宽了一些心,若是那大块头又对他起了防备之心,不断强迫他,苏凌想起了刚穿过来的日子,顿时打了个激灵。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苏凌摸清了一点形势。

    他所在的这个时代应该不是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至少当今当权者并非苏凌认知里的哪一个中国帝王,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方面更偏向于宋朝,

    他所在的这个村子叫做湖石村,差不多算得上贫困县,女人稀缺,契弟更是稀缺,这个朝代有崇男习俗,加之战乱方才结束,劳动力缺乏,契弟比起女子来说,更是受到这一群湖石村在温饱线挣扎的年轻汉子的青睐。稍有能力的家庭往往是娶了一门契弟,再往家里填一房妾侍。

    繁衍与生产两不误,当真是比齐人更懂得享福。

    这村子以种植草药维生,每到了季节,便有城里的药庄前来收购,村民朴实不善议价,往往是以极其低廉的价钱将一年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贩卖,周而复始,一日日循环在温饱线上。他所在的戚家是典型的农耕家庭,戚家有上下有四个兄弟,老大戚武,老二戚文,老三戚德,还有仅十二岁的戚昌。因戚家父母早逝,故都是老大又当爹又当娘地将三个弟弟拉扯大。

    那野蛮男人算是村里比较能干的人了,也是村里的主事之一,相当于“村委会委员”,有着十几亩的药田,二弟戚文在村里的护卫队待着,湖石村虽穷乡僻壤的,纷争总是特别多,因湖石村独有生产一种药材“水灵芝”,是别的地儿所没有的,一到水灵芝的旺季,隔壁的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要寻着事由来闹事,顺手虏去好些水灵芝,有了护卫队,这种事情就少了好多,也因戚文武艺过人被县里的衙门给召去了当一名捕快,算是个好差事,戚文没有事儿的时候也帮着大哥料理药田,共同维持家计,三弟戚德是苏凌没有见过的——据说三弟有些出息,考上了秀才,现在城里张老学究处寄读,悉心准备来年的科举。小弟阿昌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小孩,那大块头还算疼惜弟弟,只让着在家拾掇,不让出去干活。

    苏凌并非一开始穿越到他家里来的。

    他的肉身原是城里一大户人家的庶子,生母乃当家主母一陪嫁丫头,刚刚生下他就咽了气,因大奶奶原先不能生育有过上几年的好日子,不曾想大奶奶求神拜佛还是咋的,居然在四十高龄产下一子,大奶奶本就看这狐媚样的不男不女的庶子不顺眼,忍了好些年气,更何况现今有了这么个心肝宝贝,苏凌原先那倒霉肉身在大奶奶孩子满月的当晚就被赶到西苑偏房去了,大老爷常年在外经商,也不大管家中物事,或者说他也默许了——不男不女的怪物是得不到祖宗庇佑的。

    那幼子本就体弱多病,加之诸多打击,闹得后来大病一场,人也痴痴傻傻一年多,眼看着不成了,却被一药农给救活了。

    这药农还歹不歹的,钱都不要了,指明了要了他当契弟,否则,那痊愈的最后一贴药便不下锅。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