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48章 您的网剧“请回答”系列已经上线
们的个人气质对角色性格,背景等设定做微调,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改动太多。

    正是因为大多数的剧是边拍边播,最终剧组和电视台会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调整。

    当然如果剧本身受欢迎,电视台甚至会要求编剧增加集数,根据观众喜好去强行调整cp和主角的番位。

    依我的观点,边拍边播的模式并不可取,我本人在华夏和美国生活,更倾向于拍完再播的模式,边拍边播会很大程度上增加编剧的压力。

    且本土编剧的通病都是为了一开始的收视率,高设定和精彩的情节全部被塞进前五集的故事中。

    以至于在写的时候,却忘了不知道该怎么去收尾,尤其越往后越仓促。

    如果是偶像剧,生活剧,用一些套路糊弄过去也就罢了,不至于崩的太惨。

    但如果是一开始就让观众觉得“故事很多”“野心十足”的剧,最后烂尾都是正常的结局,比如以前的《iris》,这个就是典型的大投资,超强阵容,却烂尾的代表。”

    金泰浩看着简单名字的分布图,眼中闪过些许的明悟,本土人看本土剧的制播模式,再透彻,也无法跟外来人去分析的相比。

    “所以贤哲的建议是,等剧本写完后。再开始就演员剧组等问题就行筹建?”

    李贤哲皱着眉头点点头“对,先写完剧本再开始拍摄,拍完了再播。

    我的建议是,让观众过多的参与到剧情,甚至指手画脚,这样完全会坏了大纲,他们只知道怎样好看,但编剧却是知道所有的剧情和主配角的人物关系。

    如果编剧乖乖的听话按照观众的指手画脚去更改剧本,最后反而自乱阵脚,就算收视率皆大欢喜,在观众那里会变成:啊就是这样,这样才是正常。

    那样,大家看剧好奇心就没了,追剧的动力也就没了,这样编剧这个职业的存在意义在哪里?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当编剧了?”

    “我大概明白贤哲的意思了,这个我们以后再多讨论,可是,如果拍成网剧,那些嘉宾会愿意来吗?”

    “谁说要让他们来了?当然,一群活跃在以前年代的前辈,因为《无限挑战》这个特辑说不定会焕发他们演艺生涯里的第二春。

    毕竟综艺只是让他们搞笑,唱歌,电视剧就上升到演戏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把这个想法拆开,在石哥和其他哥哥们一如既往的录制节目,而我们,可以这样……”

    李贤哲不会写剧本,让他现场把金泰浩的想法给细化成一部剧本简直是难为他。

    但,讲故事,每个人都会。

    他脑海里想到的这个电视剧,便是少数的没有大牌卡司阵容,没有大牌pd的编剧,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最后却成功逆袭,成为当时的黑马的“请回答系列”。

    《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再到最后的《请回答1988》,从爱情,友情,再到亲情。

    这三部电视剧的版权,早在2011年就被他连同其他火热的作品抢先注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