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9章 山水供莲花
    第二天,唐启来接了谢灵涯和施长悬,这次有人帮忙,就好把办法事需要的东西都带上了。

    唐启是个办事雷厉风行的人,他重视到亲自跟着去,而且在车上还用笔记本远程办公。中间还穿插关心了一下抱阳观的规模。

    谢灵涯都怀疑他对抱阳观也感兴趣了,不过抱阳观虽然最近小火起来,但又小,周围的地又贵,也不能像他的度假区那样形成综合,非常孤单,不划算。

    昨天唐启离开后,施长悬就和谢灵涯说了,据陈三生透露,唐启以前还想承包太和观,不过陈三生扛住没同意,人家自己卖票、规划什么的,弄得也挺好。算是大片被承包,幕后坐着私人老板的寺庙道观中的清流。

    也是太和观香火比较多,唐启才打主意,现在他开发景区,就选择的寺庙,又拉来了高僧。除了佛寺好做一些之外,也是本地再新建道观没那么大的市场了。

    从抱阳观到唐启买的那块地,大约得一个多小时,到了地方后,只见现场一片黄泥,边上有些二层的移动板房。

    几人先修行了一下,把东西放好,然后唐启亲自倒了茶,有些得意地道:“施道长,我这山势如何?”

    施长悬颔首道:“起伏奔腾。”

    风水中以龙来形容山脉的变化,因为山与龙一样善变化,看山势就是看龙脉。龙脉起于山祖——堪舆家称昆仑山为山祖,山祖延伸出三条主干大龙脉,每条又各有许多分支。除了三干龙,还有三处大水,也就是长江、黄河和鸭绿江,各自夹着三大干龙。

    看山势前,看似只观察一地,其实心中得对天下龙脉有个数,知道其“来龙去脉”,才能更好的判断。

    整个鹊山省大部分山,在大类上属于中条干龙的分支。唐启买的这块地所处的山脉,是一条“进龙”,上下起伏,十分有力量,属于很富贵的格局。

    施长悬看看后方,又道:“泉口在哪处?”

    昨天唐启说过他这里还要建温泉山庄,施长悬才有此一问。大概不好看到,唐启拿出一张地图指给施长悬看:“我们现在是这个位置,泉口在那边。”

    老话说湖有千年不涸之水,家有千年不散之财。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这温泉水汇聚在前,招财聚气。

    施长悬点头,“你将山庄修在这里,水聚天心。至于佛寺,要得生气,稍微走一遍,看看哪里聚气。”

    “好,哈哈。”唐启大为开心。

    等到休息一会儿后,他们又换上套鞋,上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望气。唐启几个下属跟在一旁,心中都讶异得很。跟着唐启那么久,当然知道唐启的喜好,但是以前唐启请的都是有名的道长、高僧,一个个年纪起码四五十岁了,这俩人,却是一身便服,不像出家人也就罢了,还年轻得和学生似的。

    当然,之后他们会知道其中一个的确还是学生。

    谢灵涯本来是不用来的,但他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坐着等,跟在施长悬旁边还能学点东西,就一起爬山去了。

    虽说这里都推得看不到草木,但这年头有照片有视频,足可以证明些什么了。一般草木干枯,当然不是什么好地方,唐启一开始就会排除掉了。

    寺庙要依山而建,所以先看山形,施长悬来的路上和刚才从地图里观察,已经看过了山势。然后要看地势,望气,定结穴之地。

    施长悬手里拿了一只罗盘,看着十分古旧,他家毕竟是世代做道士,谢灵涯估摸着这罗盘也是老辈传下来的。

    抱阳观传下来的东西里,就没有罗盘。虽然抱阳笔记里也有风水相关的知识,但大概不是主修的,没这么专业。

    罗盘是立极定向的,施

-->>(第1/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