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6.入定
    箜篌等人上了楼,看着已经掉漆的雕花木门,实在很难相信,这会是三树城最好的客栈。箜篌转头对桓宗道:“这里的百姓日子看起来不太好过,刚才在门口迎我们的堂倌,还穿着湿鞋子。”

    桓宗点头嗯了一声,尽管他根本没有注意到堂倌长什么样子:“你先回房间休息一会儿。”

    “好。”箜篌推开门,屋子里收拾得很干净,但是陈旧的家具,让整个屋子看起来有些沉闷。屋里的烛火有些黯淡,箜篌从收纳戒里取出一件可以照明的法器放到桌上,推开窗户让屋子透透气。

    天色昏暗,街道上看不到几个人影,一个卖碳的汉子挑着半担还没卖出去的木炭深一脚浅一脚走着,箩筐左边装着没卖出去的木炭,右边箩筐里坐着个五六岁的孩子,小孩儿捧着大大的肉包啃着,脑袋上的皮帽,遮住了他半张脸。

    箜篌听到小孩叫汉子阿爹。

    “阿爹,这包子里有肉,给你吃。”

    “好好坐着,别动。”汉子凶巴巴道,“你老子还不饿。”

    “阿爹 ,吃!”

    “信不信老子抽你。”汉子放下胆子,脱下身上的夹袄盖在小孩身上,“不要张嘴说话,风吹到肚子里,有你受的。”

    小孩把手包子高高举起,坚持要让汉子吃。

    汉子瞪了他一眼,弯腰咬了一口,再度挑起箩筐,缓缓往前走着。

    箜篌盯着这对父子的背影看了很久,直到再也看不见,才收回目光走到桌边坐下。这种贫穷与父子情,是箜篌不曾体验过的。

    那个冻得双手乌青,却还要对客人陪笑的堂倌,还有生活艰难却爱护着孩子的父亲,都是这个修真界的一员。他们的生活贫苦,却还坚持活着,对未来的希望,对后代的希望。

    她摸着胸口,那里有点酸,有点热。许久没有动静的灵台开始松动,窗外的风声变得格外清晰。起身盘腿坐到床上,箜篌闭上双眼,进了入定状态。

    坐在照明法器下看书的桓宗放下手里的书,起身走到窗边。四周的灵气涌动,全都往他旁边的房间挤压,好像那里有什么吸引它们的存在。他准备开窗的手一顿,犹豫片刻,还是放下手来。

    “公子。”林斛走进来,“箜篌姑娘那边……”

    “她应该是入定了。”桓宗头也不回道,“下去告诉客栈的人,这几日不要上门打扰,多给他们几日的住宿钱。”

    “好的,公子。”林斛表情有些奇怪,“刚才收到了宗门的飞讯符,宗主与几位峰主似乎担心你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他把飞讯符递到桓宗手里,桓宗把灵气输入飞讯符,一目十行看完所有内容,眉头皱起来。箜篌说,出门在外给宗门的人买特产会让他们高兴,为什么师父师叔们好像并没有高兴的意思?

    难道是他让驿站送过去的东西他们不喜欢?

    “下一个城镇是什么地方?”桓宗收起飞讯符,若有所思。

    “是宜城。”

    “可有什么值得买的东西?”桓宗问。

    林斛愣了愣:“有的,宜城最出名的就是刺绣。”

    “我知道了。”桓宗徐徐点头,师父师叔他们好像不重口欲,买些刺绣回去,他们应该会喜欢一些。

    第一天,箜篌没有从入定中醒来,桓宗打坐一日。

    第二天,箜篌没有从入定中醒来,桓宗在城内一家破旧的书斋里买了几篇话本。

    到了第三天,箜篌仍旧在入定。桓宗下楼的时候,见到几个炼气期的修士在责备堂倌,堂倌跪在地上擦地上的水渍,裤腿都湿透了。

    桓宗向来不爱管这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