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八九章 杂事 新药

    比如现在的王耀,他正在透过看和嗅来判断被碾碎成粉末的药材,努力记住它们的特点,再和系统灌输进的知识相互印证一下,收获也是有的。

    而且这碾药、筛,再到后面的“颠”药其实都是有技巧在里面,这些技巧需要连续,所谓“孰能生巧”,就是这个理。

    药材都准备好了,王耀没急着练习,而是找了其它的几种药,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没有用完,放在药匾之中来回的颠簸起来。

    这药匾看着轻巧,其实使用起来还是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的。

    大翻、小翻、前搭、后搭、大转、小转。

    这个过程,王耀就当是练手、热身,至于最后制成的药丸,他也曾经试过,亲身服药,是有用的,一部分被他收了起来,大部分被他融化掉,浇灌在了树木、药田之中。

    熟练了一下过程,外面的天色也已经暗了下去。

    “明日炼药。”王耀望了望外面的天色暗道。

    炼药,除了药材有讲究之外,还要天时、地利、人和。

    狂风暴雨、炎炎烈日,极端天气不适合炼药,

    封闭、阴晦的地方,不适合炼药,

    人精气神不足,心不在焉,也不适合炼药,

    这里面的讲究可不是一般的多。

    明日上午炼药,下午出一趟。

    傍晚的时候,他复又下山回了趟家中。在吃饭的时候听父母谈起了村里几年参加考试的几个学生。

    高考成绩早就出来了,其中又一个考的很好,比当年的王耀考的还要好。

    “丰隆家那小和听说受到了青华的通知书了。”

    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整个连山县城一年也不一定能出几个,在这个小山村无疑是荣耀的事情。

    “你们见他母亲那个高兴的样子,见谁都笑。”

    “这是好事,自然是开心的笑了。”王耀听后道。

    当年他考上大学的时候,自己的父母也是整天乐呵呵的,听到村里人的夸奖,那就别提没成什么样子了。

    “听说镇上和县里都给他奖励了。”

    “这也是不成文的例子,每年那些考上全国著名高校的学生,特别是青华和京大这样的高校,县里是要奖励的,一方面是鼓励学子,一方面也算是投资。”王耀笑着道。

    此时,村里的另外一户人家。

    一家人刚刚送走了前来道贺的人,乐呵呵的吃着饭。自己的儿子考上了青华大学,做父母的高兴的很。

    “小和,跟爸说,想要什么?”

    “爸,我跟您说过了,我只要一部手机就好。”带着眼睛的年轻人笑着道。

    “嗯,好,没问题!”

    “小和啊,妈可先跟你说好,去了京城可得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的工作,别给那个王耀学啊,明明考了个名牌大学,却会到村里来种药。”他母亲道。

    “嗨,咱们儿子肯定不会跟他一样。”王丰隆听后道。

    就算是到现在为止,村子里还是有不少的人仍然那王耀当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就是躺着也中枪。

    不知道这话要是被王耀听到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这件事情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各家日子该过的还是要过的,

    第二日上午的时候,王耀便开始炼制丹药。

    散药粉,

    喷水,这水不是一般的水,是古泉水加上了月花草,

    颠“药匾”。

    随着“药匾”不断的翻转,药粉在里面慢慢的变成了小米粒一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