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六十六章低温铅釉陶
莫邪发现,只有少数地方,才会出现一些青瓷作为点缀。

    比如他手中那只残损的四系罐,这东西是放在水井边上的,应该算是日用瓷,就算烧制的比较精细,也不如放在阁楼之中,或者亭台楼榭之中的青瓷精美。

    比如一座小亭子里面,就放置了一套茶具,虽然没拿出来,但是,只是通过图片就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特别是那只稍微大点的茶壶,放大图片,还能看到釉色澄澈透明,观之如一泓清水。

    “陶器最多,青瓷也不少,那些白色的就是白瓷了!”如果是在发掘沉船之前,莫邪是不会懂得瓷器分辨,而现在,他怎么也算是半个专家了。

    如果加上超级生物探测器内部存储的大量资料,那么他这个专家就完整了。

    所以,此时分析这片烧制出来的建筑模型,虽然颜色差异不小,但是他还是能够分辨出,是不是陶器,是不是瓷器,瓷器当中的青瓷,或者是白瓷。

    青瓷是瓷器制作中最早出现的瓷品,其特色是釉色呈青黄、淡黄、纯青等色,故称青瓷。

    而莫邪发下的青瓷不少,所以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有些色泽苍古幽雅,质感如冰似玉;有的青瓷釉色以天青色为主,呈现出春水般的柔和清澈和美玉般的华润丰盈。

    而又有的青瓷釉层肥厚如凝脂,还有瓷器色青,浓淡不一,釉面莹润多断纹,可以说各有特色。

    这是最早的青瓷,窑场以浙@江的上@虞、萧@山等地为主,称越窑青瓷。

    越窑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开始烧制瓷器的瓷窑,早在战国初期,越窑出产的原始青瓷就以胎制细腻而闻名,至东汉后期更创烧出了真正的瓷器,以青瓷为上品。

    因其釉色澄澈透明,观之如一泓清水,故有“千峰翠色”之美称。

    五代时,越窑瓷器被称为“秘色”瓷,据说是由于吴越王将越窑定为官窑,庶民不得使用之故。

    宋代以后,随着南北瓷业的大发展,特别是景德镇的兴起,越窑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

    就算莫邪研究瓷器的时间还短,他也听说过千峰翠色,这是一种瓷器大成之作才能具有的传承底蕴。

    现在说起千峰翠色,绝大部分人就知道是“青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著名诗句。

    放大了一张图片,这是一座阁楼的图片,而在阁楼的内部,莫邪很清楚的看到了一只笔筒,青瓷笔筒。

    这件笔筒釉层均匀,色如山峦之翠,滋润而不透明,隐露青光,这种类玉的效果,其品质可以说是全国青瓷之冠。

    这种品质的瓷器,真品传世者极少,现在莫邪能够发现一些,绝对是十分难得。

    “这就发现了?”就在莫邪看着一张张图片乐呵的时候,张灵凤已经来了。

    “不要这么紧张,东西又不会跑了?”莫天明拉着张灵凤道。

    “就是,小妹你不要害怕,找到了就找到了,找不到也没有什么遗憾!”张灵言开口道。

    “这就是从密库里面拿出来的?怎么都是些破烂玩意?”张凤林已经不在闭关,所以这次也过来了。

    张凤府道:“不懂的不要瞎说,这是瓷器!”

    “哈哈,大哥你这就说错了,这是陶器!”张凤岚开口道。

    “不要胡说,肯定是瓷器,陶器黑了吧唧的不值钱,我们老张家怎么会保存陶器?”张灵云开口道。

    莫邪直接被这些人打击的没有脾气了,当然,高古瓷、或者说是宋元之前的陶瓷,都是不太值钱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