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第1章
    大雍朝开国以来,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开创中兴盛世,然盛极必衰,江山社稷传到晋康帝一代,康帝暮年昏聩,宠佞臣,祸乱朝纲,国力渐衰,幼主继位,适逢灾年,饿殍遍地,天下纷乱,群雄列起,四方割据,民不聊生。

    初秋,北地炎阳暑热稍退,一夏干旱少雨,官道两旁土地干涸,庄稼打蔫,天空如墨,遮住午后的日头。

    北安州通往宣阳城的官道,车马稀少,一辆马车行驶,车窗蓝布帘遮挡,看不见车内,马车里传来一道女子清悦的声音,“兴伯,能赶在关城门前进萱阳城吗?”

    驾车车夫,一个壮实的中年汉子,望一眼天空,“南边天阴,这场雨迟早要下,路上不耽搁太久,天黑前能进城。”

    这里离萱阳城七八里地。

    马车里坐着四个人,方才说话的少女,两个侍女打扮和一个中年仆妇。

    “一晃离开萱阳已经十年了。”中年仆妇感慨地说。

    “老太太怎么突然想起接小姐回府。”穿秋香色比甲的侍女说。

    “姑娘明年及笄,难道一辈子呆在乡下地方,姑娘虽说是继母,可还有亲生父亲,亲祖母,不能不管小姐的终身大事。”中年仆妇喟叹,“姑娘总是要回去的,现在府里还有二姑娘,三姑娘未许人家,长幼有序,等上头的两位姑娘出阁,也该张罗姑娘的婚事。”

    方才说话的丫鬟瞄了一眼对面的少女,抱怨,“姑娘有至亲,这些年却把姑娘一个人扔在外面不管不问。”

    “难得老太太还没忘了我。”少女淡淡的语气,似有几分讥讽。

    啪嗒,一雨滴打在车窗棂上,久旱盼来第一场秋雨。

    马车走了一段路,雨声渐急,豆大的雨点砸在车顶、官道上,水珠四处飞溅,马车前坐着赶车的兴伯和小厮常安,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兴伯扬声朝马车里说;“姑娘,雨下大了,前面有个寺院,到寺院里避会雨,等雨稍停再走。”

    魏昭挑起车窗蓝布帘,扑面一股凉风,卷着冷雨,隔着雨雾,隐约看见前方官道右侧林中有一座寺庙,萦绕香雾,隐约传来古朴雄浑的钟声,消弭在风雨声中。

    轰隆惊雷滚过车顶,魏昭扬声道;“好,到寺庙暂避。”

    兴伯扬起马鞭,抽马,马车急速行驶。

    马车拐弯,走了五六十米停在寺院门前,侍女书香先跳下车,撑开油纸伞,魏昭从车里下来,眼前是一座古寺,庙宇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庙门高悬匾额,“清山寺。”

    一行人疾走进了寺庙山门,先到大雄宝殿,魏昭虔诚地给菩萨上三炷香,然后走去偏殿,在功德簿写了五百两银子。

    主持方丈瞥一眼功德簿银子数额,看布施的少女生得齐整,衣衫简朴,身材纤袅,年纪尚小,然通身气派,像是有钱大户人家的小姐,主持方丈不敢怠慢,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功德无量。”

    魏昭还礼,“敢问师傅法号。”

    “本僧法号了空。”

    “了空法师,我们出门遇雨,想叨扰贵寺暂避。”

    了空是青山寺的主事和尚,念在少女捐银数目不小,甚是客气,“本寺简陋,委屈小姐,后面有几间净室,小姐喝杯热茶,驱驱寒。”

    叫过一个小沙弥领着主仆一行往寺院后院,偏殿后院空着几间净室,是女眷来寺院上香,小憩之所,屋里倒也洁净。

    小和尚端上热茶,少女极美,不免多看两眼,比平常殷勤,“施主,寺院里有斋饭,我给施主端来用些。”

    晚膳时分,外面雨没停歇,索性在寺院里吃了省事。

    一会功夫,小和尚端来一碟馒头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