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三章 安全区(二)
女孩扔到原地不管,就带着小女孩一起四处乱看。

    走了一会吴昱发现里面日军的巡逻队很少,甚至吴昱走了半天除了先前杀掉的日本人,其他的一个都没见。

    心中奇怪的吴昱又走了一会,还是连一个人影都没,他让小女孩躲起来,自己一个人迅速的将这里全都跑了一遍,才发现日军大都在军营,而中国百姓则大多在一个写着安全区的地方。

    安全区是由以约翰拉贝为首的十几个外国人组织成立的南京国际委员会,力求保护中国几十万难民。

    其委员会成员大多是德国人和美国人,他们的职业大都是教授、牧师、商人,安全区就是由这些人管理。

    吴昱看到这个安全区,和历史上的那个安全区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安全区是由国际委员会划定,安全区以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理学院等机构为中心,四面都以马路为界,占地近4平方公里,其内有25处难民收容所。

    但现在有些不一样,日本人没有让这些外国人有机会在原地划定安全区,而是全都驱赶到现在这个地方。

    但是现在的局势,日本人还要依靠国际的力量促进和谈,所以日本人对这些外国人都非常忍让,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原因,这些外国人才能像历史上那样,在日军的占领区建起一个占地近三分之一的安全区。

    搞清楚情况以后,吴昱带着小女孩就潜入了安全区。

    走进安全区,吴昱才明白什么叫难民营,一眼看去全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中国老百姓,这些人挤在一起吵吵嚷嚷,看起来死气沉沉的。

    其实在日军还没有进入南京的时候,以约翰贝拉为首的十几个西洋人已经参考着上海租界的难民区草创了安全区,那时候国际委员会公布了告南京市民书,让中国的难民们知道只要进入安全区,就安全了。

    所以安全区建成后,所有在南京的人都惊慌地背着包袱,挎着篮子,如潮水般向安全区涌进来。

    所以这也是吴昱眼前景象的由来,安全区的各个教室,操场,住宅,院落都挤满了人。

    往往一间房子里就要挤上二三十人,大家只能一个挨着一个勉强躺下来。

    而那些没挤到房子的,就在空地上,走廊上,马路边建起无数的芦苇棚子。

    最后连棚子都挤不到的,没地方睡觉,只能站着等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