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九章 巧遇
    这几天签约期,书友们给老宁涨点脸呗,推荐收藏点击啥的,欢迎大家到评论区提意见。

    八个人休息了一下,闲逛了两天,张兴明对这个时候的广周已经有了清晰的印像,想着回去弄一个个体电器经营部交给老妈经营。

    老妈卖了二年多的冰棍,对于经商已经有了较深的感悟,也就不用再接着受罪了,在露天地里卖冰棍必竟还是挺苦的。

    关键是张兴明一开始也没想到,弄个废铁能赚到这么大一笔钱,一开始没当啥大事,后来滚雪球一样起来了,反倒是更不敢和老妈说了,怕吓着她们。

    弄个电器经营部,这年头这个东西是硬通货,需大于供,而且利润够大,让老妈做几年,手里接触钱多了,再和她坦白就容易接受的多。

    而且这时候经营家电正好赶上明后两年的全国性家电热潮,一下子就能壮大起来,把生意做到市里去,为以后开办公司做准备。

    国家在79年恢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名称,开始允许待业者自谋职业,开展个体经营。

    但实际上80年8月才开始真正开始发放个体经营营业执照,在79年到80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大地做小本生意的越来越多,不过都是偷摸的,管不管要看工商的心情。

    80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个个体户执照诞生在温州,是卖钮扣的。

    而在这同期,辽东省这边有些地市的工商局其实还在执行着投机倒把办公室的职权,直到81年才改成工商局,由此就可以判断出当年信息的流通速度。

    杯溪市81年底才开始允许个人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做生意。

    那时候的营业执照上面还贴着业主的相片,对营业地点营业面积营业额以及价格都有着明确规定,不准许有一点违反。

    张兴明老妈卖冰棍的执照算是中国首批个体户执照了,不过那是居委会出面办的,是居委会的待业者就业指标,如果是私人自己去办是办不下来的。

    83年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允许私人开办企业,只允许待业者可以申请个体经营,就是现在所说的个体户,而且招收员工不准超过8个人。

    这时候江浙和沿海一带的私人商业已经如火如荼,而辽东这边不过是刚开始有人试水,卖些烟酒糖茶小孩零食,后世闻名的奉天五爱市场,这时候也不过还是二十几个为生活所迫的个体户自发的聚集在奉天五爱街的路边练摊。

    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个在当时举国皆知的名字,傻子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