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47章 王黄之战
    上回说道秋民眼见一个士兵去报信,可秋民毫无反应,我记得当时罗煦城想说什么,可被秋民出手拦住,罗煦城搞不懂秋民要干什么。

    这里我详细的说说的南城这两大家族的事儿吧,如果你要问我云溪城这两年发生过什么大事儿,我会告诉你一共有两件大事儿。第一件是李府小爷秋民回到云溪城,以及清算东城的事儿,第二件就是南城黄家和王府之战,南城那个神秘的家族就是黄家。

    按理说黄家也应该叫作黄府,可是黄家的牌匾一直没换过,你现在到黄家门口去看,牌匾上还是写着黄家二字。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叫它黄家,可千万别以为黄家是省油的灯,他能跟王府大战三天三夜,可见它的实力不容小觑。

    我们再仔细说说南城王黄之战,王黄之战一共开打过三次,每次都是死伤惨重,三次加起来差不多死了一千多人。开战的原因也是稀奇,就是因为生意上的事儿。东城的商人一般是垄断某种资源,例如铁器、食盐、布衣巷等等,可王府的商业手段更是出奇,他直接一条街一条街的买,买下一条街后重新规划、布局。他最狠的一点是其他二十一大家族别想在他的地盘上做生意,这就惹恼了黄家。

    据说第二次开战王府损失惨重,连王府的宅院也被抄了,可并没有发现什么黄金白银,黄家查了全城十几家银号,王府总共才三千多两黄金。黄家老爷就心软了,放了王府一条生路。可没想到王府一个月后又开始疯狂的开始买街,直到第三次开战前王府总共买了三十几条街,差不多有半个南城了。第三次王黄之战直接升级为屠门之战,王府最后只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掌管王府,一个已经失踪了。黄家更惨,据说黄家男丁全都死了,现在掌管黄家的是个女人,刚才看到的黄伯元实际上是黄家的侄子,并不住在黄家宅院,所以幸免于难。

    关于王府到底是用什么手段来买街的?说法不一,有的客官可能以为他是靠暴力手段来买的,黄家调查过这事儿,根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些房东的房子卖了每天生活的乐呵呵的。可黄家受不了他买街之事,这就等于在黄家的太阳穴上猛地砸了一拳,王府这样搞下去的结果只有一点,那就是裂土为王。

    不过有一个细节很奇怪,云溪城都知道南城王黄开战,可南城并没有乱,并没有人趁这个时机在南城烧杀抢掠。这两家开战很奇怪,停战也很怪,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停战了。

    我们再来说说黄家,黄是个很特别的姓氏,谁也说不清它的来源,现有的说法是它来自于战国时期的黄国,最后黄国被灭国,黄姓人口才流散出来。这个说法虽然有一定的史实资料可以佐证,但是它经不起推敲,不管一个国家有多大,皇族毕竟是有限的。总不能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姓黄吧?当然还有一组更可怕的数据,李姓出了58位皇帝,现如今李姓人口差不多有9500万人,刘姓出了70个皇帝,现如今刘姓人口才6400万人。可黄姓一个皇帝也没有,现如今黄姓人口2680万,排名第八,当然你非要说黄巢也是皇帝,或许算一个吧。

    2016年社科院发了一篇关于姓氏人口分布图的文章,全国黄姓分支聚居地不超过十个,整个巴蜀、甚至是整个中西部地区只有一个聚居地,那就是古城!古城的黄姓人口基本上是黄峭公的后裔,当然也不全是,例如险情时期最有名的战国四公子黄歇,就是《芈月传》中和芈月惺惺相惜的黄歇。据考证,黄歇一族早在战国时期已经迁入巴蜀,还有三国时期黄姓人口陆续迁入巴蜀,例如:黄忠、黄婉、黄权等等。之后各朝各代都黄姓人口迁入巴蜀,尤其是明清时期,经过统计至少有239支黄姓人口潜伏巴蜀,姓黄的人士也非常了得,仅是明清时期在正史中立传的就有一百五十多人,考上进士的答道一千多人。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