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44章 秋民无力
    扯几句闲篇,昨天那个尴尬的饭局之上,秋民的脑海里冒出过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呢?就如同罗煦城的牢骚话一样,自己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身边一群女人围着,对于城民的生活不闻不问。

    可自己要做些什么呢?是不是要搞个施政纲领?再包装出一个政治口号?自己再弄几个基建工程,雇一帮穷苦的百姓来干活儿,以便增加他们的收入?又或是提倡经商,降低失业率?又或是发展一下军事、科技、经济、文化?可每跳出一项就立即被秋民否决了,秋民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我们现在就一项一项的说,先说施政纲领和政治口号:这事儿放在云溪城好像没什么用,二十二大家族都没来人,即便秋民弄了这些,如果他们在里面从中作梗,这说不定会成为一个笑话。

    再说说弄基建工程增加收入,弄基建工程说白了就是发钱,要么就是无条件的‘施舍’,要么就是靠基建工程去赚穷人的钱。可问题的核心并不在这里,核心只有一点,那就是社会财富分配。秋民可以把自己户头里的钱平分给每一个穷人,可过不了多久这些钱又会流入富人的腰包。再说了,云溪城的穷人只是手上没什么钱,不至于穷的没饭吃,所以这笔钱还不如留在秋民的户头里,这对云溪城的富人们也是一个威慑。

    接下来是发展军事,这是里面最不靠谱的想法了,云溪城的士兵有自己的选拔、服役流程,东西南北四城加起来也就几千兵马而已。发展军事?怎么发展?也弄一些飞机坦克吗?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明面上云溪城四城的兵马都归秋民节制,可真的到了用他们的时候,估计也就罗煦城会百分之百的听命令。

    接下来的科技让秋民迷惑了,云溪城这一点说来很怪,要说它没有科技,仿佛它又有一些,你要说它有科技还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对于科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难道要培养一批像人类文明的科技人才吗?

    经济这一点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云溪城是完全的自由经济,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成份。你想干什么都可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你要是敢调皮捣蛋自然有人收拾你。

    云溪城的文化是秋民最无力改变的东西,云溪城的文化连秋民都不了解,怎么去改变它?也弄一个核心价值观?

    秋民在这一刻茫然了,他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也不需要他去做些什么,仿佛他只需安安静静的做好城主就完事儿了。或许这也是二十二大家族敢不来赴宴的原因吧。可能还有很多看官不了解云溪城的运行规律,我们就换个角度再讲讲吧。

    从施政纲领、政治口号来看,在云溪城根本不需要这一套,因为在普通城民心中城主就应该是李府小爷。剩下的二十一大家族包括风章在内,谁也当不了城主,所以这一点纯粹是脱裤子放屁。

    从人均收入的角度来看,云溪城的人均收入很低很低,普通家庭的月收入也就4-6两白银,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失业率’更是高到难以想象,要是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学来看,这个城市已经濒临死亡了。可事实上人们的日子过的还不错,你要是有钱可以到市场上去买,价格还算公道,你要是没钱可以出去采集、打猎。不管是打到鹿还是猪这类的大型哺乳动物,自己家留个一二十斤,其他的分给朋友、邻居,这样一个月的肉就有了,皮毛还能卖钱。当然打猎的规矩有很多,哪儿能打、哪儿危险这个他们心里都清楚,最重要的是谁都没指望靠这个来赚钱。

    再说说科技,科技在这里仿佛是个伪命题,秋民每每拿起手机就会想,这东西真的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吗?难道云溪城的街道上也要跑满汽车吗?答案肯定是不用,你要说云溪城没有科技也不对,光是‘九灵’这一个物件就够人类研究个几十年了。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