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1章 好戏开场
    上次说到秋民一言不发进了在水坊,那天秋民再也没有出来。

    大伙儿商量着进去一个人问问情况,最后大家推举千云过去问问,千云走到门口还没来得及推门,就听见里面的秋民说话了。

    千云一时有点儿失落,可不得不去叫罗煦城,罗煦城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他也不知道情况。罗煦城进去了有个十分钟就出来了。

    众人急忙围过来问道:怎么样了?李爷没事儿吧?

    罗煦城急忙安抚道:没事儿,没事儿,都忙去吧。

    罗煦城说完这句便转身离开在水坊,众人看见这一幕都很疑惑,可又不敢闯进秋民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明城和子荣就告别离去,千云和文心不想走,便陪着霞婶儿做饭。霞婶儿倒是喜欢她们俩来帮忙,因为平时很少有人来霞婶儿的公馆坐坐,这下有两个人陪着,霞婶儿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女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饭菜刚做好明城就急哄哄的跑了进来,千云一看就有点儿不高兴,因为他老是饭点儿就来,这个事儿有点儿烦。

    可明城这回来并不是因为吃饭的事儿,而是他听说了几个事儿。第一个事儿是云溪城都在传三川源把秋民涮了,秋民这下肯定要收拾三川源了,第二个事儿是赵安跑到上吊的退役士兵家,请求将死者入土为安,不知道是时间太急还是规格太低,家属不同意。第三个事儿是秋民被三川源气的都犯病了。

    这个事儿很有意思,三川源的赵安的确去死者家了,事实也是家属不同意安葬,其他两件事儿就被传的神乎其神了。不过我觉得这事儿有一点很蹊跷,那就是传播的速度太快了,赵安从死者家里出来不到一个时辰,这事儿就传遍了西城。

    千云他们请秋民到正厅吃饭,秋民不吃,千云只能将饭菜端进他的房间。

    不一会儿赵安就来在水坊了,赵安想求见秋民,可秋民并没有见他,而是叫他滚出去,赵安不好违背,就只能退到在水坊的门口。可赵安并没有走的意思,而是一个劲的让千云传话。

    不一会儿赵安就跪在在水坊的门口了,这时在水坊门口可热闹了,围了一大圈的人,有的说三川源太黑心了,有的说李爷这回肯定要收拾三川源了。

    赵安看见周围的人越聚越多,赵安竟然哭起来了,那一阵梨花带雨真是厉害,一个大老爷们儿哭的更个娘们似的。千云在边上劝着,可赵安并不听劝,周围的人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儿笑声。

    这一幕一直持续到天黑,天黑了秋民还是没见赵安,今天算是云溪城最热闹的一天了,在水坊门口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两三千人。当然千云也在里面‘推波助澜’,赵安问秋民吃饭了吗?千云摇摇头,众人爆发了一阵议论。

    天黑如期而至,周围的人也散的差不多了,毕竟热闹也看了,也该回去吃饭了。赵安默默的离开了在水坊。

    第二天一早刚吃完早饭就有一大事儿发生,罗煦城带着几个亲兵,鸣锣开道往东城去了。

    罗煦城一路从西街经过中天楼进入东城,进了东城就直奔王旅驻地而去,这事儿肯定被东城的王旅士兵看见了,早早就向东城廷尉汇报了。

    这汇报有点儿意思,隔一会儿就有一名士兵前来汇报,汇报内容无非是罗煦城一行到了哪儿,罗煦城这一路走的很慢,再加上一路的鸣锣开道,东城大户的门仆早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他们家主子了。有的大户老爷还走出门口来看这西洋景。

    罗煦城一行花了有十分钟才从中天楼走到东城王旅驻地,两名廷尉也早早的在驻地门口等候。

    罗煦城这时抱着秋民的宝刀从马上下来,两名东城的廷尉自然要客气一番。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