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
 童穆往宫中走的时候,星星已经出来了,而黄潜善还未将手书送出城。

    黎阳,张诚伯站在黎阳县衙门口,手按佩剑:“吾乃提举大河守御使,尚书左丞,谁敢拦我,斩立决。”他身宰执,不怒自威,门口的守卒只得进去通报。

    杜充从相州东行后,就驻扎在黎阳县,现在他正按照赵谌的手书,布置掘河的命令,岳飞拜倒在地,拒不受命。

    杜充正在责备岳飞:“尔是相州人,现在黎阳掘河,已经淹不到相州,竖子为何还要推诿,当吾军令不严吗?”正在发怒间,卫兵通报张诚伯前来,杜充无奈,只得有请。

    张诚伯进了大堂,杜充在主位上端坐不动,也不起身迎接。张诚伯站在大堂中央,手按佩剑,厉声喝道:“到了京畿重地,还要掘河,安抚要水淹京师吗?”

    “张右丞,以水攻敌,乃是圣命,右丞要抗旨吗?”杜充说着,就把赵谌的手书取出来,展开让张诚伯上前观看。

    张诚伯走上几步,看了一眼手书,不怒反笑:“既无中书用印,又无宰执副署,这是伪令。”

    “明明是皇上的手书,你敢说是伪令?”杜充突然变得心平气和,“岳飞,陛下的手书你还没见过吧,现在见到手书,还不即刻领命,这正是你报效君恩的良机呀。”

    “飞不敢领命。”

    “不识抬举。”杜充将手书交给另一员大将,“戚方,你去办来。”

    戚方领命,要往外走,张诚伯喝道:“吾乃执政,孰要掘河,且试吾剑。”他以执政之尊,拔剑拦住戚方,戚方还真不敢往外走。

    这时,陈粹道:“金兵尚未逼近,不如相公遣人回京询问清楚,若是陛下真有此令,或者金兵迫近,再掘河不迟。”

    杜充瞪了陈粹一眼,讪讪道:“就如此吧,本帅累了,都散了吧。”

    张诚伯一面派亲随送信回汴梁,另一面与杜充商议,就算真的要掘河,也该先把两岸的百姓迁走。

    杜充虽然已经和张诚伯撕破了脸,但他也害怕百姓死多了,被秋后算账,于是让戚方驱赶黄河北岸的百姓,让陈粹岳飞驱赶黄河南岸的百姓。

    此时已经是检验三年的三月,已经过了清明,马上就是谷雨了,黄河两岸的农夫,正在忙着播种,却没想到一干军汉凶神恶煞一般,闯进自己家里来,勒令自己搬走。

    尤其是黄河北岸黎阳附近的百姓,戚方所部主动的帮助百姓搬家,在百姓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把他们家搬空了。调息女眷,勒索财物,更是时有发生。幸好张诚伯派亲随四下巡视,时时纠察,没有闹出人命来。

    黄河北岸的居民一小部分过了黄河,大部分则往东北跑,传说到了河北东路,河间沧州左近,有官军收容流民,乱世之中,总算有个去处。虽然必经之路德州被金贼控制,但西、北两面,哪里没有金贼呢?

    南岸的郑县、滑县的百姓则往汴梁跑,西京道与京西北路都被金贼占领,自是去不得的,到汴梁去,赵官家还不得管大家几顿饭。

    岳飞负责驱赶滑县的居民,他也只能约束自己的亲信部属,不得抢掠。流民一路拖儿带女,哭天喊地,岳飞心中不忍,便率领军队护送他们到汴梁。

    汴梁城下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多出了几万流民,还有十余万人,正在陆续前来。

    岳飞不方便入城,便在汴梁城外扎下一些棚子,供流民歇息。

    这几万人,十几万人,几十万人衣衫褴褛的滞留在汴梁城下,按说,岳飞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但他心中不忍,还未率部返回。

    宋朝也没什么救济流民的基本章程,以往发生灾害,发电赈济,便让大家干挺着,等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