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一节 梁山
    自金兵突然再攻汴梁,呼家军无暇追击他的时候,李成分兵三路:都统领胡选屯兵淮西路,进犯池州;副都统领“花衲袄”马进率部渡江,攻占江州,又南下转掠鄱阳湖以西州县;李成本人则率军接续渡江,以江州为基地,攻打鄱阳湖出口的湖口县。李成军一时之间占据江淮约十个州军,“连兵数万”,号称三十万,有“席卷东南之意”,一时对宋朝构成了重大威胁。

    宋廷为此特命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张俊颇有怯意,说了一番李成兵众势盛的话,宋高宗说:

    “今日诸将独汝未尝立功。”

    张俊最后不得不“恐悚承命”。但经他请求,宋廷将神武前军、陈思恭的神武后军、岳家军等都拨归他指挥。

    岳飞退守江阴军后,为安全起见,将军队家属送回宜兴县。

    在得知金兵又攻汴梁的消息后,岳飞上书江南的中书汪伯彦,认为这是“救援汴梁,立功朝廷,在皇帝面前戴罪立功”的好时机。岳飞一直没正式承认新帝赵构,但对江南的中书省礼敬有加,没有撕破脸,而赵构也没有力量来对付他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就这样含混着把名分问题拖了下来。

    岳飞接到赴江东路饶州集结的命令,心中打定主意,有机会就向北侦查,看能否参加汴梁战事。

    他将军队眷属自宜兴县携往徽州安置,并且命令汤怀负责留守。宋军以步兵为主,机动性本来就差。每次移屯,又须扶老携幼,拖妻带子,使“兵贵神速”成为空话。上次援楚州和此回救江州,都可作为贻误战机的例证,这是宋代募兵制下特有的弊病。

    七月十四日,岳家军方至徽州祁门。由于摆脱了家属的累赘,方得以加快行军速度。但当岳家军赶到饶州州治鄱阳县时,张俊的大军已经启程了。江州既被攻陷,眼前最紧迫的任务,自然是救援江南西路的首府洪州。饶州和洪州之间阻隔着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张俊的五万大军,至少有一部分是穿湖而行的。

    张俊军到达洪州后,马进军也连营于章水西岸的西山,屡次下战书挑战。张俊畏惧敌人,整月不敢出战。李成部将邵友又分兵攻陷了筠州和临江军。

    岳飞至八月初到达洪州,才改变了消极防守的局面。张俊向他问计,岳飞说:

    “甚易也,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三千,自上流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飞虽不才,愿为先锋以行。”

    七日,岳飞身披重铠,率先跃马涉水而渡,于是大军依次过章水。双方在著名的道观玉隆观一带进行大会战。岳家军首先突击马进军的右翼,大败敌人。马进逃遁,岳飞抢先追逐。沿途有座小土桥,当岳飞率数十骑突过此桥后,便突然崩坍。马进乘机挥兵反扑,岳飞一箭,射死敌方的先锋将,指挥几十名骑士奋勇死战。张俊急忙派人修复土桥,大军继进,马进军无力再战,就逃回筠州。

    张俊大军追到筠州,马进集结兵力,企图出城反攻,其军阵横亘十五宋里。岳飞和陈思恭两部奉命分头进击。岳飞用红罗作旗帜,刺绣了白色的“岳”字,亲率二百名马军诱敌。马进见岳飞兵少,认为不足畏惧,便轻率地挥军搏斗,遭到宋军事先部署的伏兵的袭击。岳飞和陈思恭两部与敌人战斗数合后,张俊引兵增援,杨沂中又领兵渡过筠河,从西山上冲杀下来,夹攻敌军。马进军大败,光是投降和被俘者即达八千人。战后,张俊害怕降兵反复,命令陈思恭将他们全部坑杀。

    马进率残兵败将向北逃窜,以寻求李成的救援。岳飞连夜率领将士衔枚急行军,赶到马进之前,在朱家山埋伏。待马进残部逃到此地,伏兵齐发,一鼓作气举行了歼灭战,斩敌将赵万。马进只剩下十余骑,仓皇逃命。

    李成不甘心失败,留马进守江州,亲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