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节 战长安(二)
也侦查到了宋军的变化,他登上城墙,瞭望着宋军的营房,笑道:“人虽多,营壁不固,千疮万孔,极易破耳。”

    张浚又遣人下战书,完颜娄室还是不搭理。

    且说刘锜率军回到富平,第二天,富平城中出来了一支骑兵,偃旗息鼓,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过了白水河。

    引军的将军身长九尺、腰带十围,贯甲跨马,横放铁枪。却不是刘锜是谁?

    他奉张浚的军令,偷袭富平以北六十里的金兵。他留下部将守城,自己亲自带领骑兵出发。

    至于怎生混过金兵的沿线营盘,说起来简单,不外乎两个要点。第一,伪装,穿金兵盔甲、打金兵旗帜,扮作金兵的模样。第二,化整为零,三千人分作三队,多的近千,少的数百,根据细作绘制的地图,由乡导带着避开金兵严密防守的所在,专走小道,穿插潜行。

    灰蒙蒙的暮色,遮掩了远山近水。若论河西的繁华,首讲关中平原,过了白水河,再往北,就逐渐靠近黄土弥漫的鄜延路。

    鄜延路为延州和鄜州,南和永兴路京兆府八水绕长安相比,更显出西北的荒凉与无情。这些地方的番人很多,西夏人和各色杂胡迁居宋境的,多在此地居住。每逢春夏,每逢春夏,芳草郁郁,牛羊成群。。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放眼远望,风吹草低见牛羊。河西之地,民风剽悍而粗犷,不止男子善骑,许多的女人也马术出众。战乱未起的时候,常有男女纵马加鞭,驰骋原野。

    刘锜曾经听军中河西老卒讲过,太平盛世的使节,在河西,旅人远行,甚至不需要随身携带干粮,逢人居可直入其室,主人必进鸡黍或屠豚,备刍豆以饲马骡,而根本不问客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客人临走了,分文不取。

    很有古风。叫人闻听之下,悠然神往。可惜如今战火连天,往日的景象不复再现了。

    刘锜策马秋风中。为隐藏行踪,他们没有打火把,完全凭借向导对地形的熟悉,可以说睁眼瞎也似的行军。

    三千人分作了数股,他带的这一队人数最少,七百多人,全是刘仲武留下的亲兵,分给他们兄弟几人,刘锡爱护九弟,把自己的亲卫队这一次也交给了刘锜。

    长长的队列,前后紧跟,人马无声,便如条长蛇,默默无息地穿行在夜雾之中。有军官殿后,防止士卒掉队。天黑有雾,一旦掉队,很难重归建制。

    到目前为止,他们行进的还算顺利,静默无声行进了十几里,尚且没遇到一支金兵的巡逻。不过刘锜不敢掉以轻心,他深知责任重大,轻轻安抚着不安的坐骑,他小声问乡导:“索虏的第一道防线,离咱还有多远?”

    暮色里看不清远方,向导就近辨别周边景物,回答道:“大约十七八里上下,有个村子,驻扎了索虏的两营步卒。小人晓得条小路,可以绕过去,那里虽也有索虏看守,不过人数不多。就是道路崎岖了些。”

    刘锜出军前,张浚特地拨给了他许多百岔铁蹄马之类,擅长跋山涉水的,道路崎岖些倒是不怕。就是如何不动声色地杀了看守小路入口的金兵,有些麻烦。

    不过,他好歹从军多年,类似的小规模突袭战打过不少,有经验。当下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过来两三个勇猛将校,吩咐挑选精锐老卒,由向导领着,先摸过去外部包围,随后渗透潜杀,如此这般,为大部队开路。

    根据细作的探查,金兵各营间,彼此一日早晚两报。也就是说,杀了这股看守小路的金兵后,驻扎在前方村中的金兵,会在明日清晨得知消息。他们或许不会追击,但肯定会上报后方,不过有了这一个晚上的时间差,到那时候,刘锜早就不知奔驰出多远了。

    金兵防线甚长,即便他们定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