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
当。眼下陛下决心振作,吾等做臣子的,总不能泼冷水,浇灭了陛下的雄心。”

    李纲心头也往复挣扎了好久。以他的本心,不同意皇帝御驾亲征,但他却有三重顾虑:

    一来,政事决于宰执,太后皇帝垂拱而治,虽然人人称颂,说这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皇帝就是皇帝,亲政了还不能决策,总归是大阿倒持。皇帝才十四岁,就算李纲能够把持相位到死,也难保皇帝会在他身后算账。

    二来,自金国入侵以来,虽然打过一些胜仗,但大宋是在节节败退,连皇帝都要南下避敌,还在寿州吃了大亏,确实需要皇帝做出一些举动,来振奋军民的士气。

    其三,李纲是想重振山河,赵谌要御驾亲征,亲力亲为,在心底里让李纲有几分欢喜。

    在和宰执们好生商议之后,政事堂破天荒的许可皇帝亲政,不过提出了一个条件,皇帝要将战场指挥,全全交给王禀。

    赵谌无不应允,御驾亲征得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但皇帝要亲征,也不是他带着王禀就行了,大宋以文御武有一套完整的体例。

    与明朝不同,大宋的以文御武,并不是派一个文臣运筹帷幄,武将只要上阵杀敌就行了。武臣出身的太祖太宗不论,自真宗以来的历朝皇帝,对武将的战场指挥权,都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而以文御武,体现在朝廷对武将的任命和支持上。

    赵谌亲征,虽然挂着统帅的名义,指挥打仗的,肯定是王禀,而谁来支持王禀呢。这就需要幕府了。靠谁来主持幕府呢?

    知枢密院事张叔夜远在汴梁,在扬州的行枢密院,有同知枢密院事许翰,签枢密院事黄潜流,这两人肯定一人随驾,一人留守。

    李纲本想请许翰随驾主持幕府,许翰道:“翰所知,无非弹劾宵临阵将略非翰所长,扬州城中,猛虎再侧,若黄天章执掌枢密院,相公以为”

    对呀,枢密院这么紧要的位置,怎么能交给黄潜流这种小人呢?而只要赵谌信重王禀,黄潜流在幕府,又能做些什么勾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