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八十节 历史上留下名字
里,除了威武二人,老夫自信其余皆可拿下。”

    折可求道:“老八,你要和老夫单挑吗?”

    “宣抚千金之躯,坐不垂堂,岂可与你单挑。”折月岚在城墙上喝道,“与你接战的,是余的……夫婿。”

    “莫非杨居中又活过来了。”

    折彦质道:“三娘子并未出嫁,她已经退了杨家的婚事,由我为她择了一门好亲。”

    折可求还要继续取笑,折月岚道:“折可求,你废话连篇,可是怕了。”

    “老夫束发以来,大小百余战,岂有害怕之事。教你家小儿前来送死吧。”

    城门打开,呼延庚带着高宠及一个重骑指挥,蜿蜒而出。高宠带着重骑停在一箭之外,呼延庚驱马上前。

    折可求看了一眼,没见到旗号,便盯着对面武将的鬼面,问道:“你是哪家的小子?姓甚名谁?”

    “我是折三娘的夫婿,此事又是折家内部德争夺,我便姓折吧。”

    “哈哈,无名鼠辈,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一定不会是你。”

    “折可求,”呼延庚取出一根铁棒,酒盅粗细,三尺来长,他摆弄着,“你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因为你是古往今来的汉奸中,第一个,被枪毙的!”

    折可求提起长枪,摆好了架势,准备冲锋了,突然……

    嘭的一声炸雷响起,呼延庚手中的铁棒冒出火光和黑烟,一蓬铁砂对着折可求劈头盖脸打下。铁砂打透了鬼面和甲衣,让折可求浑身疼痛。

    在折可求从骤然的打击中反应过来以前,呼延庚挺枪而上, 一枪扎了折可求一个透心凉。他靠上去,左手将折可求的尸体推下马,右手抽出他的佩剑,对着折家军高呼:“吾乃河北安抚使呼延庚,断珏剑在此,大家还不下马拜倒,归顺朝廷。”

    见折可求已死,折彦质也带着一千人从城中出来:“折家的儿郎们,你们回家了。”他从呼延庚手中接过断珏剑:“麟府军现由我接掌。”

    随着军汉们陆陆续续的放下武器,麟府军终于重归大宋。

    就在与此同时,东南的亳州,宋军也迎来了一场大捷。

    金兵围住亳州,久攻不克。王禀调集军马,趁着完颜兀术师老兵疲,在十一月初出现在金兵的背后,与亳州城中的宋军内外夹攻,赢得一场大捷。完颜兀术无奈,退往寿州。

    王禀在亳州州衙落座,刘光世等大将也坐在两旁,知州不卑不亢的站在堂下。

    “参见殿帅。”

    王禀称赞了知州坚守亳州两个月的功绩,让他报上名来。

    “下官陈规。”

    王禀对这个名字没什么感觉,只是惊讶于他守城的才能,要向朝廷报功,举贤,并让陈规将亳州守城的方法记录下来,传阅军中,让军将们学习。

    陈规道:“规有守城器械图,献于殿帅。”

    “此物叫做突火枪。”陈规指着图册上的物事解释说:“以巨竹为筒,内安石丸,点燃药火烧放,焰绝然后石丸发出百五十余步,如炮声远闻。”

    “南方有用毛竹做的突火枪,而我这杆突火枪,是用铁铸。”呼延庚向折彦质等人解释,“铁铸枪筒坚固,可以放入更多火药和铁砂。”

    呼延庚并不记得突火枪的发明时间,但北宋已经有了管状火药武器的雏形,突火枪的原理与松树炮一般无二,他军中又有使用火箭和虎蹲炮的先例,拉发式引信也有了,手工打制,封装好的突火枪好不困难。

    “这等利器,想来是呼家的家传之秘了。”折彦质道,“只是眼下金贼进逼,当献之朝廷。”

    “宣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