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七十二节 重回平定军
不答应。

    “将军身处宋室,孤悬塞外,心忧百姓。国相大人看过将军的信后,说过一句话。”

    “甚么话?”

    “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敢当,不敢当。国相大人谬赞了。”

    高庆裔正色道:“将军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片忠心,尤为可嘉。国相大人的话,本官十分赞同。”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不错,呼延庚没再谦让,含笑道:“国相大人派尊使来,不知如何处置府州、麟州、丰州?”

    高庆裔道:“将军所求,无非要国相开了金口,给将军一个国主,与西夏李乾顺平起平坐。国相大人答应了,将军弃暗投明,一个国主如何道哉。”

    “如此,多谢国相大人。”

    “不过,有件事儿,国相大人不明。”

    “请讲。”

    “将军虽然是麟府军经略使,但实际只是驻扎府州一地。本官听闻,麟州杨家对我大金极不恭顺,丰州为西夏所侵夺。将军名下,实际只有府州一州之地,那将军这个,率麟府三州全军来投,便难免有点名不副实呀。”

    折可求连连称是。他道:“尊使讲的极对,实不相瞒,我也正有想扫平西贼,夺回河东八馆之地,还有丰州。奈何有个难处,有劳尊使指教。”

    “请讲。”

    “麟州杨家的家主杨震,和其子杨居中,已为大金所杀,不足论。西夏贼子,号称带甲十万。区区我府州人马,兵微将寡,又失了麟州军,实已为强弩之末,要是进攻,没有国相大人的协助,万难功成。假如国相大人愿意出军的话,我请为先锋。”

    高庆裔道:“西夏跳梁小丑,国相要收拾他,反掌之力尔。只是我大金眼下的大敌,是宋国的关西六路,我军向西南进军,折经略,你可愿为先锋。”

    折可求要投降,完颜粘罕当然不会立马全盘照收,他会怀疑,折可求究竟是不是真心投降?

    折可求真心与否,空口白牙不好判断,不如试上一试。就算他是假的,眼前的形势,也非要逼他成真不可!

    折可求道:“南下?为先锋?不知国相大人要走哪一路?”

    高庆裔道:“自然是先占领麟州,再取晋宁军,经绥德军入关西,然后直下永兴路。折经略,你可愿为先锋?”

    折可求心头咯噔一跳,道:“这一路颇为艰难,容老夫斟酌。”他若答应为先锋,那就要一路向南杀过去,不符合他保存实力的本意。

    而宋军自相残杀,这才是完颜粘罕想要的。

    若是折可求答应率军南下,那皆大欢喜,在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破麟州的时候,为了集中力量作战,曾将麟、府、丰三州划给西夏。

    而时任知晋宁军(晋宁军与三州接壤)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的徐徽言看出此次割地是金人矫诏,而不是来自宋庭的命令。于是他在金军撤走后率军出击,将西夏军赶出河西三州。

    徐徽言遂居黄河上游咽喉,收集河东路的宋军残军,“阴结汾、晋土豪数十万,约复故地则奏官为守长,听世袭。条其事以闻,俟报可,即身率精甲捣太原,径取雁门,留兵戍守;且曰:‘定全晋则形胜为我有,中原当指期克复,投机一时,会不可失。’”

    徐徽言与折可求是姻亲世家,折可求要带领折家子弟进攻晋宁军,于情于理,都没法服众。而且徐徽言晓畅军事,又深知河东形势,凭着两万折家军未必有胜算。

    高庆裔笑眯眯的,等着折可求做决定。

    折可求踌躇再三,终究下不了决心,与家族内部人和姻亲撕破脸,加上他也不是铁了心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