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一节 奖惩
    呼延庚辩解道:“招抚之事有招抚使,征粮之事有转运司,用粮之事有常平司。”

    朱胜非道:“此事须宰执共议。”

    朱凤琏道:“李相公、宗左丞、张枢密都知晓此事,据说还得到了河北元老重臣的支持。”

    说到河北元老重臣,朱胜非不再反对,他可犯不着挡了河北大族的财路。

    而眼前这个呼延庚,虽然深更半夜出入宫禁,手上又有兵马,的确有做藩镇的潜质,但是毕竟官位还低,手上兵力还少,要制衡起来很容易。而且他有拥立之功,是太后近臣,和自己算是一边的。

    朱胜非提出所有招抚、复田、征粮事的文书,都要有招抚司、转运司和当地州府主官的印章,方可生效。

    “此事易尔,朱卿家可推荐人选专司勘合文书印章,今日先尽快颁下诏书。”

    不管怎么说,朱凤琏让朱胜非担任中书舍人的原因,都是希望提拔一个听话的本家,帮助自己和赵谌坐稳江山,朱胜非是个聪明人,而不是什么“诤臣”,见到朱凤琏已经有了决定,就不再坚持反对。他笔走龙蛇,写好了诏书,并用了中书舍人印。

    呼延庚一息都不曾耽搁,立刻陪着童穆将诏书送到都堂,李纲和宗泽已经等在那里,他们俩画押用印后,童穆又将诏书送到门下省,张所带着学生也等在那里。

    直到朱凤琏最后用印,官员们还未开始点卯。

    呼延庚从童穆手中接过诏书,飞一般跑到枢密院,张叔夜和张所都在枢密院等着,根据这道诏书,宣抚使张叔夜写下手谕,任命呼延庚为“河北东路招抚判官”,受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得辖制。但在张所不反对的时候,代行招抚使的职责。立刻安排有司给呼延庚刻“招抚判官”的印章。

    呼延庚终于拿到了招抚流民的名义。拿着这张纸和印章,在河间路天高枢密远的地方,想怎么玩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他兴高采烈的回到张崇家中,对张婵道:“娘子,和黛绢收拾行装,明日就随我回沧州。”

    张婵夫唱妇随,便收拾行装。呼延庚去向张崇辞行。

    张崇有些担忧:“金贼多半会再次南下,婵妹在汴梁是否安稳些?”

    “若是小弟在河间守不住,汴梁也不会安稳。小弟是武人,定能护得婵妹安全。”

    毕竟张婵已经出嫁了,妻子安顿在哪里是呼延庚夫妻自家事,张崇不再劝。

    到了未的时候,朱凤琏又将呼延庚传到睿思殿。

    “听说让你拿到了招抚河北的名义,黄潜善急得说话都结巴了。”

    “黄潜善要捣乱吗?”呼延庚最关心结果。

    “宗左丞驳斥了他,这黄潜善最是讨厌,三天两头上书,说李相公张枢密的不是,宗汝霖也是康王带来的,怎就一心将心思放在收复河北疆土上呢?”

    朱凤琏口风一转:“不过哀家今天才听明白,河北流民都是贼寇吗?”

    “这是谁说的混账话,岂有把子民当贼寇的道理。”

    “自然是那条黄鳝鱼。宗左丞也是这般质问他。”

    其实朱凤琏还没弄清楚,黄潜善和宗泽争论的是要不要招抚两河的义军。

    宗泽当时说的是:“自从敌人围困京城,忠义之士因愤怒争先揭竿而起,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福建、江、淮,跨越几千里,纷纷发兵勤王。当时的大臣没有远见大略,没能加以安抚而运用,使他们饥饿困穷,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这不是勤王之人的罪过,而是大臣一时处理不当所致。现在河东、河西不附从敌国而保据山砦者,不知其数各处有节操,有义气的士大夫,自愿黥面而争先救驾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