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二节 萧墙
身等候。”

    呼延庚心想,这内兄还真有心。黛绢备下了夜宵,围城日久,也没什么好东西,一点米汤而已。三人吃过夜宵之后,呼延庚与张婵更衣歇息。张婵略带羞意:“黛绢,你来说。”

    黛绢道:“舅家老爷说,愿夫人早日诞下孩儿,这样呼家有后,姑爷小姐也都全了孝道。”她已经陪驾到呼家,便称娘家的张崇为舅家了。

    呼延庚不以为意,只想这舅老爷管得还挺宽。

    张婵道:“官人一定要等到妾身年满十六吗?”

    “是啊。”呼延庚道:“愿我夫妇长长久久,现在不可把身体弄坏了。”

    既然夫君这么坚持,张婵自然还是听从丈夫的安排。

    呼延庚轻轻的抱住张婵,对黛绢道:“打了这么久仗,老爷乏了,黛绢你知道老爷喜好的,自己来吧。”又转过头对张婵说:“先亲一亲,摸一摸。”

    第二天巳时呼延庚才起。张崇已在大堂等他。两人互致问候,闲聊了几句,张崇道:“敌兵已退,让内子带婵妹到大相国寺进香,你们还是尽快要个孩儿稳妥些。”

    呼延庚昨晚听到这事没有在意,今天张崇亲自提起,他不由得纳闷了,“稳妥些,什么稳妥些?兄长,我是武人,请明言。”

    “哎呀,妹夫,尔等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现在太子监国,若是他最终当了皇帝,你自然有拥立之功,但若是他没当上皇帝呢?比如,康王坐上了皇位,你们这些拥立太子的人还有下场吗?”

    张崇继续说:“张枢密,王节帅,还有你,都是力主太子监国的,已经回不了头了,你赶紧让张婵怀上骨肉,若是万一新皇帝不是太子,而是靖康皇帝回来了,或者康王等别的什么人登基,你一纸休书,让婵妹回到张家来,我至少能帮你把呼家后人抚养大,传下一支香火。当然,这是最坏打算了,眼下太子还是皇位的第一人选。”

    呼延庚突然想起,推戴太子的人里,并没有张崇。于是他问张崇的,是不是不赞同让太子监国。

    张崇道:“你问我支不支持,我当然是支持的了,但凡事有万一。推戴群臣中,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关系不大,若是太子最终登基了,众正盈朝,看在家父坚守隆德的份上,该给我的赏赐提拔,绝不会少,你也能帮我。但万一是康王登基,我至少为大家留下的转圈的余地。”

    呼延庚明白了,现在汴梁大部分得力的文臣,都副署了推戴赵谌,若是康王赵构拿到了皇位,他自然不会重用这些人,那么张崇的机会就来了。一不留神,张崇就拿呼延庚当做筹码,下注在太子一边,而他自己则待价而沽,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赵构那边卖一个好价钱。

    “兄长有心了。”呼延庚倒不怨赵构,贤如诸葛氏,在三国时还不是魏蜀吴三家分别下注吗。

    “我这里只是最坏打算,当然最有利的结果,是让太子坐稳皇位,你见到张相公的时候,要劝他立即拥戴太子登基。”

    呼延庚心想,这些事不是你们文臣来做比较合适吗?但立即就明白了,张崇自己要在康王那边做备份,太子这边的事情他就不方便掺合了。

    在去枢密院的路上,呼延庚突然也想明白了张叔夜不急于追击金兵的原因,在拥戴太子的人中,张叔夜的官位是最高了,若是赵桓真的给追回来了,张叔夜还能讨得了好去。

    到了枢密院,听从张叔夜的布置:

    派折彦质率领本部,沿着黄河北岸布防,防止金兵再来。着守城各军抓紧时间休整。这根本没有追回赵桓的意思。

    派出信使和巡查队,前往汴梁周边各城和洛阳,查看各城损失情况,招抚民众。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