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五节 根括
,人称何老爹。今日率众来此,就要看看你们如何行事。休道老百姓干涉官府,你们平常净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有天没日,人心难容。今天凑巧,狭路相逢,就想跟你们算算这笔帐。”

    老头嬉笑怒骂一番,旁观者都帮腔叫好。

    “反了、反了!你们快上来把这老泼皮捆上,送府严究。”

    “谁敢碰何老爹一根汗毛,俺就与他拼了!”一个精壮汉子,越众踏前一步,怒目瞪视。两名差役不识高低,手舞皮鞭,要想把他赶开。只见他两掌轻轻一翻,就把两个狗头摔倒。

    忽然有个差役认出了这个精壮汉子是谁,恐怖地喊出来:“他是小关索李宝!”老百姓们也呐喊助威道:“小关索李宝,小关索李宝!”有人说“他就是东京城里鼎鼎大名专抱不平,专打贪官赃吏的小关索李宝。”

    几十名差役一听说是李宝,吓得一齐转身,就想夺路而逃。

    “哈哈,哈哈!”何老爹得意地大笑,指着门外道,“你们几个狗贼,放眼看看这镇安坊多少人,今日一家你们也休想抄掠。”

    这里门外涌来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多数是店铺作坊的伙计、工匠、沿街叫卖的小贩,也有店主、士子、太学生,一部分巡街的禁军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使队伍的进行通行无阻。

    他们或手提灯笼,或高举火把,把镇安坊一带照耀得满天通红,到达徐老爹家门口时,大家高呼:

    “狗贼,要做金贼的走狗吗?”

    “打死这些走狗。”

    开封府的班头见机得快,赶紧招呼手下狼狈逃窜。

    徐老爹,何老爹,小关索李宝几人商议。

    “老头子听那几个衙役说,是奉索虏元帅的命令查抄,只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老爹莫怕,他们来一次,吾李宝就打他们一次。”

    “他们还要去别处查抄,你小关索都能打的过来吗?”

    “那咱们去宣德门磕阙,现在太子监国,要与索虏打到底,定不会让他们胡来。”说书人陈夫子说道。

    这里很多人都参加过去年的宣德门磕阙,那一次磕阙后,官家就召回了李纲和种师道,于是众人都觉得这办法管用。

    于是,第二天,一群衣缕阑珊的百姓来到登闻鼓院,登闻鼓院虽然是一个吸取民意的开放性的机构,它和东京大大小小几百个官署一样,早已浸透了腐朽霉烂的官僚气。

    这时,早过了应卯上班的时刻,宫署的大门还是闭得沉沉的,署内办事的官吏寥若晨星,对门外陆续到来,已逐渐多至数百人百姓队伍还置如罔闻。

    等到百姓已经超过千人的时候,李宝先提起鼓槌,用力在鼓上击上一阵,这登闻鼓果然发音洪亮,一声声、一槌槌都敲进东京人民的心里,召集来更多的百姓参加集会。

    两个时辰过后,参加的百姓越来越多,不但附近的过路行人,远住在城西、城北的居民也都闻风赶来,参加义举。现在人数已不是以千计,而要以万计了。镇安坊的街坊们在这支队伍中占的比例已微不足道。

    来襄成义举的百姓多数是一般城市居民,其中有店铺主、作坊主、各行各业的行头、行老、小商贩、手工匠,各色手工艺人以至酒肆饭店的博士、铛头、行菜、过卖,官府人家的押番、门子、轿番、小厮儿、火头等等。

    参加行列中的还有闲散的小官吏、士兵和低级军官。僧道缁流等出家人,虽然出了家,却并未“出国”。在这个行动中,大多仍然六根未净,关心大家关心的事,纷纷走出庵庙寺观,赶来参加。

    邀许多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行业,百姓集合在一个统一的行动中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