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四节 议和
下幸甚。”

    萧庆听了这话,不由得面露惋惜之色,叹了一口气,刘思却面露讥讽之色:“贵使要通和,可是带了三镇的地图户籍,便行交割?”原来金兵第一次围汴梁的时候,靖康皇帝许诺割让太原、真定、河间三镇求和,后来三镇未割,金兵便以收取三镇为借口第二次南下。

    “三镇民户,均是宋人,若是割让给上国,便是骨肉分离,生灵涂炭,有损大金皇帝仁者之心,吾朝另有一法,名义上不交三镇,大金却尽得三镇之利。”

    “不割三镇,又如何得其利?”刘思一拍桌子“贵使当我三岁孩儿?欺我大金无人忒?”

    李若水、王履面色如土,不敢做答。

    看刘思的下马威起了效果,萧庆又等了一会,才开口道:“南朝雍容风雅,定不欺我,刘尚书不必动怒。”

    王履帮腔道:“有话好说,不必动怒,不必动怒。”

    萧庆道:“前次约定割三镇,贵使称南朝小人作祟,未能施行。南朝还是有信义的。”

    王履嚅嚅道:“讲信义,一定讲信义。”

    “只是太原已下,我大金兵卒多有损伤,不知我家国相提出的补偿一说,贵朝皇帝可有示下?”

    李若水一时云里雾里:“补偿?”

    刘思又要发作:“尔等休要装糊涂”

    萧庆摆摆手,止住刘思,又对李若水说道:“前几日,阁门宣赞舍人吴革到此处,我家国相责以大义,指大宋违约背信,吴阁门无言以对,我家国相念在两国交好,不愿再动刀兵,只求交割三镇便罢,只是太原已被我军攻下,当别取一镇,凑齐三镇之数。”

    “别取一镇,凑齐三镇之数?”

    “是呀,”萧庆笑嘻嘻的,“我家国相也不多要,只消将大名府顶替太原,交割给我家国相,国相便极力与贵朝说和。我等已写了国书,交吴革带给贵朝皇帝,想是李侍郎出京早,没有见到吴革吧。”

    “割去大名,顶替太原?”

    “我家国相极守信义,既然只要大名,便不再向南攻打威胜军,而是要走井陉,到河北去取大名便了。”

    李若水和王履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丘穆陵仲廉一旁看了,心中暗自计较:“传言粘罕取河东,斡离不取河北,若是粘罕去占了大名,不知斡离不心中怎想?”

    半晌,李若水才说道:“上国步步紧逼,这叫人如何说话来。”

    萧庆看火候差不多了,才道:“我今日先给贵使透个口风,贵使仔细思量,明日见了国相怎生说话,我等人,总要以黎庶生灵为念,我定帮贵使把这节做圆,以成两国之好。”

    李若水听了这话,千恩万谢,萧庆又客气了一番,才和刘思去了。

    第二日,李若水和王履觐见粘罕,丘穆陵仲廉解了兵刃,扮作捧礼物的侍者,也跟了进去。

    问候之后,李若水道:“请国相念在两国生灵,罢兵通好。”

    粘罕道:“那收燕山之时,折了许多性命,便不是生灵吗?”

    李若水道:“前事不可细论,今欲以三镇逐年所收租,赋悉奉贵朝愿休兵讲好。”

    粘罕厉声曰:“既有城下之盟许割与他三镇,那租赋便是这里底。怎生更上说也。若如此,便是败盟不割三镇。”

    李若水曰:“盖缘三镇军民未肯交割,故欲将逐年租赋奉贵朝,其利均一,止是爱省事,幸国相元帅开纳。”

    粘罕曰:“公们不去劝谏贵朝皇帝,教早割与他三镇土地人民,便是好公事,却来这里弄唇舌。”

    一时说得僵了,萧庆在一旁道:“南朝使臣远来,不若安排酒宴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