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侯府梅园
    年三十转眼而至,繁华热闹的街道不复前几日的嘈杂,反倒是清静了不少,来往行人屈指可数,摊贩们悉数回家过年,只余寥寥几个孤身之人尚在街旁摆了面摊,生意清冷非常。

    林林立立的门户墨瓦上冒着袅袅炊烟,飘散在空中的年饭菜羹味清香扑鼻,紧闭的大小宅院里洋溢着稚童的嬉闹声。

    今年边关安稳,戍守边疆的骁骑将军也比往年归朝得早,三公子被铁血老父看押着,近些日格外安分守己。

    府中众人大清早就惯例来到了老太太的房中给她请安拜年,老太太发福的面庞笑得褶皱堆叠,两鬓的银发在今日竟是意外地精神。

    段天胤也来到了太傅府上,提着镶金边的两个礼盒交到了老太太的手里,老太太握住这位未来的孙女婿的手乐得合不拢嘴。

    经过了这么些时日,温明姝已经能坦然地面对这个男人了,从当初的心有不甘,再到现在的波澜不惊,其间被多少个噩梦磨平,只有她自己清楚。

    再过半个月段天胤就是太傅大人的女婿、温明言的夫君了,这样显赫的身家,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指不定用不了多少时日,他就能坐上刑部侍郎的宝座,官途明亮,无阻无碍。

    只是青梅竹马多年,她竟恋慕他到了不曾发现他有半点瑕疵的地步……

    给孙辈们人手一份压岁钱后,老太太便随众人去了前院暖厅用早膳,年节之时虽其乐融融,可规矩到底还是要有的,只是相较平日来得少些罢了,无需避长幼,男女只消分席而坐即可。

    今天不用上朝,温端和温盛兄弟俩着了身常服坐在一堆妇孺老□□谈欢笑的房屋里,屋内的熏香伴着瓜果的清香弥漫,听着妻儿聒噪,竟觉比在朝野中闻的那些琐事要事要顺耳得多。

    然而大公子却不怎么坐得住,他性子古板,平时话极少,吃了两口茶后就一头钻进了书房。

    这个年一过他就二十有三了,近年来上门说媒的人都快磨平了太傅府的大门,可每次柳氏和老太太看中的姑娘小姐都被他一句“哦”或“儿子并无看法”亦或“老太太和母亲若是喜欢,明朗就觉得行”敷衍了事。

    他是温家长子,任职大理寺卿,如此年轻有为,婚姻岂能儿戏?

    见他一副凉白开的冷淡姿态,柳氏便不再强求,只叹他早日能寻得一位品貌端庄、不嫌他性子淡漠的意中人即可。

    午间天气稍暖,日头也起来了,各房的夫人小姐搀着老太太踱至后院的那片梅林中。早在入冬之际府中的孙管事便着家丁将梅林修剪了一番,时值寒梅怒放,

    红的白的井然罗列,和着微风飘下成熟的花瓣,落在蓬松干燥的泥土里,倒是别有一番雅致。

    三公子规规矩矩地跟在温盛的身后,瞅着这些烈艳的梅花,心里跟有只猫爪子在挠似的。

    若是在平日,他肯定早已捧着一坛浓醇的佳酿跳上了梅树枝头,采撷几枚绽放得最盛的花丢入杯盏之中,和着那份浅浅的香气一饮入喉。

    我醉花间、自在逍遥,这便是人生的乐趣罢。

    但是现在,他只能应付着长辈们,像个雅士似的漫步于梅林之间,就连给温明姝折一株最好看的花儿都要偷偷地行动。

    纷纷扬扬的花瓣朵儿落在发间沾上肩头都浑然不觉,温明姝凝眉远视那双在梅林身处的璧人,心中苦涩难当。

    江南一带的梅花开得比京城要晚,却也鲜艳,而浮山县的腊梅更是名冠天下。每年寒梅盛开的时候,段天胤都会带她去浮山县的红梅镇一赏美景,不少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都会聚于此处题字作画,若是有应届考生才子之流作有出众的笔墨,还会赢得同样以儒雅自称的达官显贵的青睐,重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