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25章 戏精~~~
皇子一处,此时,三位掌事皇子三位未成年皇子,是的,连六皇子这还不大懂这国之大事的,也被景安帝叫来在一畔旁听。另则就是愉亲王、寿王、闽王、蜀王、顺王、康王等王爵,连带八位在宗室颇有份量的国公,另一方便是内阁诸人,连带着秦凤仪,他是算是宗人府一边儿的。

    康王先说了,“秦翰林既是在宗人府当差,便坐我们这边才合适。”

    卢尚书道,“都是陛下的臣子,坐哪边儿不一样啊。”

    “既然都一样,就请秦探花坐过来吧,我们宗室都很欣赏秦探花的才学。”康王一面说,一面还对着秦凤仪露出微微笑意。

    秦凤仪没想到双方的话题自他身上开始,秦凤仪笑嘻嘻地,“唉哟,真没想到,我竟还成香草包啦。”他一幅美滋滋的模样,却又露出个令双方都有些恶心的十分为难的神色,道,“坐内阁这边,宗室想我。坐宗室这边,内阁吃醋。人缘儿忒好,也叫人为难啊。”他干脆,哪儿都不坐,三两步过去御前,躬身行一礼,站景安帝身边儿去了,秦凤仪笑,“我站陛下这里,正可服侍陛下,也省得你们再为我拌嘴。”他站的那地儿,比大皇子还靠前呢。不过,大皇子坐着,他站着。如此,景安帝左手边站的是秦凤仪,右手边站的是马公公,若不是秦凤仪穿着七品官服,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他与马公公是同行呢。

    秦凤仪都站到皇帝陛下那里了,双方也不好再为他这么个七品小官儿斗嘴,大家各安其座,开始说这宗室书院之事,宗室说要建一百所宗室书院,这不是空空的就提一句口号,实际上,宗室这些天也没闲着啊,他们说要建的一百所宗室书院,都是自太|祖年间的第一次分封时,算起的各地宗室情形,来设计的各地书院的建设,那都是有理有据的安排,便是内阁研究来研究去,拿出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也挑不出这份奏间上有什么宗室故意寻事生非的毛病来。

    由此可见宗室的手段也是建立在精细缜密的计划书之上的。

    内阁并没有否决宗室这份建一百所宗室书院的折子,事实上,内阁没有对宗室这份奏章提出任何半点不是,老尚书也没有拿之前在陛下跟前说的那套“西北大旱,户部银钱紧张”的理由过来搪塞宗室,郑老尚书先是赞扬了宗室的折子,然后,户部拿出自太|祖年间开始分封各的地诸宗室的人口分布图,郑老尚书道,“一百所书院,不是一个小工程。而且,宗室书院到底要怎么个建法,咱们先前都没经验,依我的意思,先在京城建一所,召些优秀的宗室子弟过来念书,看看可有不足之处。倘有不足,以后的书院便可改进了。”

    闽王笑的温煦,“郑相此言甚是。只是按本王所说,京城到底是天子之地,与我们藩镇之所又有不同。不过,确像郑相说的,先时谁也没建过宗室书院,就是我们这些藩王,心里也没底。只是,光京城建一所宗室书院,这也没个比较,倒不如我们藩镇的宗室书院一并建起来,一共也没几所。这样,书院多了,有什么问题,咱们再一共探讨,之后,就好建剩下的书院了,是不是?”

    闽王这话说得,宗室们纷纷点头称是,就是几位皇子,未尝没有心里觉着藩王所言有理的。连秦凤仪一面听,一面也在点头。

    康王笑,“看,秦翰林也觉着这主意不错,是吧?”这位不知为何,时时关注着秦凤仪。

    秦凤仪就站在御前,他点头是因为觉着,这内阁与宗室明明都互看不顺眼,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咬死你,而且,郑老尚书还安排自己瞅着时机砸场。秦凤仪还以为,这两伙人谈判不定怎么□□气冲天,一言不合就要混战的。没想到,双方却是如此一派其乐融融的模样,这也忒出乎秦凤仪的意料了,再摆上几碟时兴的果子,简直就是御前茶会啊。

    秦凤仪想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