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1章 不和没义气的人来往!
饭,三个狮子头,还有若干小菜后,此方心情好些的骑着自己的小玉回了家。

    宗室简直拿秦凤仪当个活宝贝。

    宗室做事,也是有条理的,大家一商量,干脆联名写了折子,不为别个,主要是为秦凤仪辩白的,就是御前失仪,都说成,秦探花全心办差,偶有失态,实乃小节。然后,对秦探花的若干主张表示了赞同,什么考试就用普通白纸,咱们虽是宗室,但老祖宗打下江山不易,好纸留给朝中百官用吧,咱们俭朴,就用普通白纸。还有什么,考试就在太宁殿外,挺好的,咱们就不去贡院打扰孔圣人他老人家了啥啥的。总之,把秦凤仪的主张赞成了个十成十,宗室这一联名上书,把礼部气个好歹。

    礼部卢尚书都去了趟方家,里里外外的给秦凤仪告了一状,卢尚书道,“以往秦翰林虽跳脱,可见义勇为,亦是咱们清流出来的好官。如今这不知是受了谁的蛊惑,与宗室搅在了一起,老相爷,您说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啊。”话间,既急且恼。

    方阁老倒是不急不恼,自致仕后,他老人家容养,养出个状元孙子、探花弟子,他老人家一世的心思都放下了,温言道,“我已辞官了,朝廷的事,也不想多管了。卢尚书啊,秦翰林虽与我读了几年书,我也收他到门下。可官场是官场,私交是私交,不必看我的面子,该如何就如何嘛。他这一路太过顺遂,我倒愿意他跌个跤,长个教训。“

    卢尚书叹道,“咱们自己清流的事,怎么样都好说。如今秦翰林事事以宗室之命为是,他既是老恩相的弟子,又这样的年轻,这样的资质,若放任他如此一错再错下去,岂不可惜?”

    方阁老没觉着什么可惜的,心说,你们先时话都不讲一声,就参我家弟子。如今宗室替我家弟子出头,你们眼瞅要不成,又来这儿说这种“回头是岸”的话,方阁老心里明镜似的,哪里应承卢尚书这话。

    宗室都联名上本了,景安帝也必然要考虑宗室的想法,你一些无干紧要的事,什么考试用什么纸之类的,宗室要用普通白纸,这很好嘛。景安帝还赞了闽王一句,道,“未忘先祖之风啊。”

    闽王笑道,“老臣先时也没想这么多,其实,这上头写的,不是老臣等的主意,皆是秦探花的主意。老臣也是一把年纪了,来京城时间虽短,这冷眼瞧着,秦探花真是不错。也就是陛下的慧眼,挑出这样实心任事的人来。”

    景安帝道,“倒是个实心任事的,只是这性子还欠历练。“

    闽王笑道,“唐太宗善纳谏,方有名臣倍出,大唐盛世,陛下襟怀似海,天地皆能容,自然能容一个年轻的孩子。”

    景安帝道,“朕一想到秦探花的性子,难免气恼。可伯王这样为他求情,又觉着,伯王的话,未尝不在理。”

    闽王神色温煦,笑道,“年轻的孩子,有几个没脾气的。就是阿愉当年,还与先帝拌过嘴哪。要是真就是个面团儿,也不是能做事的。”

    其实闽王亲自过来说情,倒在景安帝的预料中,只是,景安帝倒不是与蜀王说的那般“还在气恼秦凤仪什么的”,景安帝为难的是,秦凤仪不是那等会拿捏利益得失的臣子。要是那等臣子,景安帝不追究他御前失仪,就该感激涕零了。但秦凤仪这等独特的性子,就是景安帝不追究,恐怕秦凤仪现在还气呼呼的生气哪。

    其实,秦凤仪直接一言不合就翻脸,也把景安帝气个好歹。景安帝做皇帝多年少,也没遇到过这样无礼的小子。

    景安帝都与秦凤仪的岳父景川侯抱怨,“瞧瞧你女婿,这是什么狗脾气,还说要与朕绝交。”

    景川侯铁面无私,“臣这回去揍他一顿。”

    “你看,你这性子,要以理服人,打有什么用啊,打得人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