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61章 第161章
太躬勤政事,又屡遭打击,才会大病了这么一场。

    圣上病了,作为下面的官员们自然要多做关心的,内阁数位阁臣纷纷觐见慰问,言外之意让嘉成帝不要太操心朝政,有这么些肱股之臣在,朝廷不会发生什么大事的。

    可问题是,嘉成帝病了,内阁票拟之后,谁来批朱。

    所谓票拟就是各地各处递上来的奏章,在送给皇帝批示之前,由内阁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进呈。票拟只是给皇帝提供意见,决策权依旧在皇帝的批朱之上。

    当然若是皇帝的批朱与内阁的政见不符,内阁有权利对此进行封驳。不过这种事发生的极少,一般发生这种事情,都是当臣子和皇帝撕破脸皮。

    而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嘉成帝命人重建了司礼监,提郑安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暂代批朱之事。

    是的,暂代。

    经过了之前这么一场,嘉成帝也意识到和这些人不能硬碰硬,只能迂回着来。

    文官们素来喜欢打着大义的旗号,所以这次嘉成帝也用大义对之。君父龙体抱恙,你敢说逼着他主持政务,敢说不需要批朱,只用内阁票拟即可。

    但凡敢应一句,前者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后者是妄图颠覆朝政,企图独揽朝权。

    这些大帽子太大,谁也背不起,只能这么着。

    于是,打从前朝灭亡之时,就泯灭于历史洪流的司礼监,再度粉墨登场。

    其实对于下面的一些小官来说,谁批朱真是不太重要。

    各部府衙还是那个府衙,该卯时点卯,还是卯时点卯,根本影响不了什么。

    就好比内阁两房的这些中书舍人,他们也许能明白阁老们内心深处的担忧,却不能感同身受,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往票拟之后,是送往乾清宫,如今则是送去司礼监。

    此时的司礼监并没有单独的府衙,就暂时搁在临着贞顺门附近,挨着城墙根的一排房子里。

    不过里面倒是气象万千,反正薛庭儴去送票拟时看过,该有的都有,什么都不差,完全不像是暂代的表象。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暂代就是个幌子,说白了就是嘉成帝感觉仅凭一人之力,斗不过这些大臣们,所以培植了一些帮手起来。

    前有锦衣卫无疾而终,后有司礼监横空出世。

    这两者可都是前朝皇帝集中皇权,对付官员们的两样大杀器。

    曾经梦里的薛庭儴研究过前朝灭亡之根本,除了党争之祸外,还有厂卫崩塌之因。什么东西都是物极必反,皇权太过,失去了扼制,就会独裁。而臣子们的权利过大,扼制了皇权,就必然会生乱。

    当是两者刚刚好,互相监督,互相牵制,方能开创太平盛世。

    这是基于薛庭儴两世的眼界与积累,才能看出这些利弊,不过很显然这一切很显然都不是现在的他能管的。

    他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吴阁老终于向他摊牌了。

    这个摊牌自然不可能是吴阁老亲自出面的,而是何游这个吴阁老以前身边的第一人。

    “薛中书,想必你也是聪明人,我说的这话意思你应该能听明白。”何游端着酒盏笑吟吟地说道,可惜笑意未及眼底。

    薛庭儴装得一副诚惶诚恐,却有些懵了的模样:“何中书此言太深奥,可否能容许我细细想明白。”

    “这事还用想明白,这可是阁老抬举你,你该识趣才是。”

    薛庭儴看着何游的笑脸,心中有些晦暗。

    正常来讲,既然充当何游这个角色,应该不会将话说成这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