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42章 第142章
般事不能击响,一旦响了,皇帝必须上朝,为了避免有人故意闹事,面圣之前,击响登闻鼓之人要受廷杖三十,以示确实有军国大务或是极大冤情。

    廷杖三十,这是要去了半条人命!

    ……

    无数的脚步声响起了。

    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帝王道:“召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及通政使司官员,和各位阁老去太和门。”

    “是。”

    棋盘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午门前偌大的广场已经聚满了人。越来越多的禁卫军从宫门里跑出来,排成几队挡着这些人,不让他们上前。

    几乎是一瞬间,午门这里就变成了嘈杂的菜市口。

    而薛庭儴已经击累了,搁下鼓槌,就在鼓架旁边席地而坐下来。

    有好事之人问道:“那举子,到底有何冤屈竟来敲响了登闻鼓。”

    没有人答他,人群里议论纷纷,已经有很多人将此事与之前流传的小道消息挂上钩了。

    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数名内侍模样打扮的太监急急而来,为首的是一位年纪大约在五十多岁,身着一身紫色团花团领衫的太监,腰系玉带,一看品级就不低。

    “是谁敲响了登闻鼓。”

    “回郑公公的话,正是此人。”那名一直守着薛庭儴的禁军侍卫道。

    郑公公看向他,道:“你有何冤情?”

    此时薛庭儴已经站了起来,并理了理身上的衣衫:“学生自有冤情,不过此事当是面圣之时才会讲。”

    郑公公身后的一个小太监骂道:“瞎了你这举子的狗眼,我们郑总管乃是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也是内侍监的总管。当着郑总管不能说,你还想当着谁说?”

    郑公公喝止了他,转头对薛庭儴却是十分和颜悦色:“看你年岁不大,却已经中了举,算得上是少年英雄。你不要怕,咱家乃是当今身边侍候的人,是陛下吩咐咱家特意来看看的,就是怕有人刻意为难你。你若是有什么冤情,可直接告知,你应该知晓登闻鼓的规矩,陛下日理万机,可不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干戈。”

    薛庭儴目光闪了闪,却没有说话。

    几米外的人群里有人赞道:“陛下英明神武,爱民如子!”

    “就是就是,那小举子,陛下身边的公公都出面了,你还有何事不能讲的。”

    “再说了,还有我们这么多人看着,不会有人害你的。”

    一时间人声鼎沸,各种蛊惑的言语纷至沓来,似乎这些人特别想怂恿着薛庭儴出头。这里面少不了有别有居心者,但更多的人则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情。

    薛庭儴似乎终于下定决心,先退开几步,理顺了衣袖,方对着午门一拜到底:“谢我皇圣恩,学生薛庭儴乃是山西平阳府人士,嘉成五年二月,得县试头名案首,四月得府试案首,八月得院试案首,苦读多年,终于入了学。嘉成六年八月,得乡试头名解元,本该入京赴会试,无奈适逢家祖过世,归家守孝一年……”

    随着薛庭儴的诉说,人群中俱是惊诧不已。

    这姓薛的举子看着年岁就不大,竟是连得小三元,又得了解元的名头。就是有些可惜,竟然逢上了家中有丧。

    可薛庭儴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变了颜色。

    “……嘉成九年得蒙我皇圣恩开了恩科,二月赴乙酉科会试,本是会元之才,却遭人半路拦截。这也就罢,竟有人想杀人灭口。学生不过就是个寒门小子,一无身家背景,二无权势可依,万般无奈之下,才会斗胆撞响了登闻鼓,望陛下怜悯,为学生做主。”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