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3章 第93章

    围观之人俱是感叹不已,想胡大海也是一富户,竟是说被抄没家产就被抄没家产了。大家感叹世事无常之余,同时对徐县令也是敬意油然而生。

    其实很多老百姓来围观这一场官司,除了是对那哄抬菜价的奸商愤恨,更多就是想来看看县太爷是如何处置的。

    要知道官字两个口,谁人不喜财。

    在老百姓们心里,富户人家犯了王法,都会安然无事,因为有钱可以收买。历来官商勾结,都是老百姓嘴上不说,但心里最是笃信的想法。

    此时看来,这徐县令是个好官啊。

    老百姓都爱好官,因为好官会替百姓做主。

    一时间,公堂外的月台上阵阵夸赞声不绝于耳,都是夸徐县令乃是徐青天,有他当父母官,乃是百姓之福。

    在一片赞扬声中,徐县令不由自主挺起胸膛,抚了抚胡子。

    他抬手按了按,公堂又恢复了一片安静无声。他这才出言警醒劝导那几个村民,告诉他们做人要以诚信为本,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方是做人的根本。

    还打了比方,若是这次不是他们贪财毁诺,又何至于闹出这场风波。几个村民俱是羞愧不已,纷纷对徐县令认错,说是下次再也不敢犯了。

    同时,徐县令又夸赞了招儿容忍大度,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宁愿自己赔得血本无归,也不忍告这些村民,还是官府的人找上门才愿意上堂。

    也教育她以后若真是碰见有人违犯了大昌律法,不该容忍体谅,须知容忍便是纵恶,而是该请父母官做主。毕竟父母官本就是该为民请愿,保一方太平的。

    那几个村民对招儿如何愧疚且不提,外面百姓又是一阵夸赞声,想必经过这一次,徐县令是个好官清官的事情,会传遍整个夏县。

    当然,招儿陪着演了场戏,也不是没有回报的。

    这边下了堂,那边就有人领着她去了县衙的户房。

    户房乃是县衙六房之一,掌管全县民政、田土、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宜。

    这土地之事,便是户房管辖范围之内,举凡县里有土地售卖易名等,均是他们管辖。

    衙役领着招儿来户房,是徐县令安排的。

    徐县令还送了招儿一份大礼,那就是夏县下七个乡,在每个乡招儿可择一块儿地。这地自然不能是田地,当然也不会是山地之类不能种作物的地方。不过是荒地一块儿,以极为低廉的价钱出售给她。至于剩下的事,那就需要招儿自己去办了。

    这可真是大礼了,要知晓每个乡的地都是有数的,一般在村庄附近的,都是默认为当地村庄的地。村民可以出钱买下,但非本村人不售。

    招儿之前也在各处买了几块儿地,但大多都是出高价买的良田。各地村子都比较排外,不是当地村民,要想买地是难之又难。

    至于关于和薛庭儴所提及之事,徐县令这边却并没有提过。

    不过没有提,但也没有拒,算是默认了吧。

    因为这事,招儿再度忙了起来。不光是她,薛青槐等人也一并出动,之前遣散的那些帮工也一一招了回来,没几日生意就再度步入正轨。

    不过这次招儿可放聪明了,不光和村民们重新拟了契,还和各处长久合作的商家也定了契书。

    招儿做这菜的生意也有一年多了,每个时节是什么菜价,心中都有数。她特意将这些都列了出来,就照着这个菜价来,上下浮动也定了一个标准,甚至拟定了若是违约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对村民们来说是乐意之至,而商家之前吃了亏,也是巴不得如此。

 

-->>(第2/7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