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2.三一章
旁的柳朝明道:“回殿下,是微臣命巡城御史将她带来城南的。”

    他肩头的血稍止,但脸色与唇色都苍白不堪。

    朱悯达的目光扫过来,瞥了眼他肩头的伤,似是毫不在意地道:“哦,本宫倒是忘了,柳大人一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柳朝明道:“殿下误会,微臣早知苏晋在私查一名贡士的失踪案,此案牵扯复杂,又像与之前的仕子闹事案有关,事关重大,于是便派巡城御史一道探查,竟也查到马少卿的府上。”

    朱悯达问:“柳大人既早知此事,凭大人百官之首的身份,为何不直接命御史进马府搜查证据,反是要来城南呢?”

    这时,苏晋道:“回殿下,是微臣让柳大人来的。”

    朱悯达冷哼一声,并不理她。

    苏晋垂下眸子,心中飞快地将方才沈奚的话,媛儿姐的话,与柳朝明的话细细嚼过,又道:“因方才微臣躲在草垛子里,听到有人说,十三殿下去了城南,要着人去追,正好之后巡城御史来找,微臣便将这消息告诉了御史,与柳大人一起来了城南。”

    朱悯达蓦地转过头来,“哦?”了一声。

    苏晋唇畔露出一枚似有若无的笑,可她抬起头,又是一副努力深思,仔细回想的模样:“哦,微臣好像听到他们说,是奉了吏部那位大人之命,若今夜不杀了十三殿下,不成功,便成仁?”

    朱悯达听了这话,冷寒的眸子里总算浮起一丝松快之色。

    是了,这就是他今夜的目的。

    苏晋的生死他才不在乎,但倘若能从苏晋这一枚“饵”诱出她背后的钓鱼人,抓住老七害十三的证据,那老七这回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了。

    而苏晋正是猜到朱悯达的目的,才编出这一番胡话,来让自己从一个局中“饵”,变成这一局的证人。

    既是证人,那太子非得保她一命不可了。

    曾友谅听了苏晋之言,怒目圆睁,他先看向沈奚,又看向柳朝明,最后看向苏晋,心里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一番七绕八绕的问话,怎么矛头一转就直指向他了呢?

    纵然是他指使人给朱南羡下毒,但苏晋的话却是胡编乱造,纯属栽赃!

    曾友谅抖着手指向苏晋:“你、你血口喷人!老夫若知道十三殿下遇险,救他都来不及,怎会加害于他?!”

    苏晋看着曾友谅,淡淡道:“大人这么急是做甚么,下官说是大人害了十三殿下吗?下官说的是吏部一位大人,吏部上上下下,难道只有你曾尚书不成?”

    沈奚道:“也是,算上曾凭,今夜赴晏的也不止曾尚书您一人啊。”然后他持扇拱手,转身向朱悯达请示,“太子殿下,既然有证人在,曾尚书与郎中怕是暂且洗不清嫌疑了,依微臣看,全抓了吧?”

    朱悯达微一点头,抬手一挥。

    羽林卫一左一右分将曾友谅与曾凭押解在地。

    朱悯达冷声吩咐一句:“带走!”然后看了一眼沈奚与朱南羡,道:“十三,青樾,你二人跟本宫回宫。”

    羽林卫很快牵了两匹马来。

    朱南羡默了一下,低垂着眸子走过去。

    天就要亮了,这一夜死生之劫,他虽能护她自昭合桥的血雨腥风中险险求生,却无法在随后波云诡谲的谋乱中为她求得一片安宁。

    分明是这局中鱼,却像一个局外人。

    朱南羡一言不发地翻身上马,却终于还是忍不住回过头来,看了苏晋一眼。

    苏晋也正抬起眸子,朝他望去。

    四目相对,朱南羡微微一愣,别开眸光,回过头打马离去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