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八章 舌战(3)
织防御,转移和撤出战斗四个环节”

    约翰可不是只会背书的空谈家,现在阶段,要说对空降战术的了解,美国陆军内估计无人能出其左右。即便是亲身参与了“空中步兵”计划的威廉-李,加文等人,都没有他考虑的细致全面。面对接下来陆军航空兵军官们的车轮战,他一点也不怯场。

    约翰心里很清楚,虽然空降部队“袖珍化”的主张并非没有道理。在几十年后,这甚至还可能会成为全球空降战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因为随着防空技术的发展,即使是作为战后超级大国的美国,想要完成一次旅级规模空降作战的全部空运支援任务,也绝对不算轻松。况且在敌军控制地域动用大量昂贵的大型运输机实施空降作战,很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后世,所谓的整师空降的做法,其实只是训练和宣传的需要。投入作战的空降部队规模,虽然会根据任务性质和敌人兵力规模和构成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在旅级规模以下。一些特战任务甚至只使用连级甚至更小规模的部队。

    比如在1983年格林纳达的“暴怒行动”、1989年巴拿马的“正义行动”,以及2002年在阿富汗的特战行动,美军都实施了空降作战。在这些作战中,空降部队的使命都是夺取机场,为后续部队的跟进建立前进基地。通常由1到3个空降步兵营进行,空降旅部直接负责指挥。事实上,二战后的几十年里,再没有出现过一次出动上万名伞兵的大规模的空降行动。

    但是,这种空降部队“袖珍化”的理念显然并不适合现在的美军。因为对于即将步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的美军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打赢这场战争,至于所需付出的物资和人力成本的问题,只能往后排。

    这也是为什么约翰一上来,就大谈空降部队的战略意义的原因。只要美**方高层认识到了空降部队在战略层面上的用途,那些战役和战术层面上的软肋就不足以成为阻碍大规模空降部队组建的理由。

    事实上,在大部分美**官眼里,相比于成功占领克里特岛的战略意义,德国第7伞兵师所遭受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希特勒会因为克里特岛战役而放弃继续开展大规模空降作战。而财大气粗美国人却一气组建了好几个空降师的原因。

    约翰心里明白,那些出言反驳他的陆军航空兵军官其实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之所以极力想要限制空降部队的规模,只不过是因为一旦空降部队编制达到了师一级,那他们就基本失去了将其纳入自身体系的可能性。

    关于空降部队到底应该隶属于陆军还是空军这种问题,约翰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