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三章 啪啪响的小算盘
到国外换取外汇,一来一回之间利润相当丰厚。

    约翰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在离开美国之前,他就已经安排德沃夏克开始从华侨中招聘卡车司机了。约翰准备在昆明成立一家中等规模的运输公司,凭借之前跟宋子良等人结下的善缘先捞点油水。

    当然,这些都是小头,真正的利润大头要等美国参战以后。到那时,约翰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这家美资企业交由美*方代管,坐等战后接收战争“遗产”。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美国企业都是这么发的家。这种发财的套路,约翰简直再清楚不过了。

    当美国转为战时经济时,为了战争的需要,政府会出手接管很多相关企业,并投入大量资金去扩大产能和产品研发。等战争结束后,为了减轻财政压力,这些扩大了很多倍的企业会连同大量的剩余物资一起被政府低价再卖给原来的企业主。

    如果运作得好的话,有些企业主甚至非但不用付钱,还能从政府那边得到一笔使用费和损失补偿。历史上,马士基航运公司就是这种情况。这么一家敌资企业(丹麦在战时属于德国占领区)都能做到,联邦快递作为一家根正苗红的美国企业没有理由做不到啊。

    到那个时候,约翰收回来的可就不是之前投入的区区一百来辆卡车了,公司规模至少会翻上个五六倍。同时,他还能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的美军剩余物资。对于美国政府和军方来说,这些都是垃圾,把它们运回国内的成本比重新生产一批还高。但对于战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些可都是市场上最紧俏的商品,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以上这些,都不过是约翰所谓“联邦快递亚太发展战略”的一小部分。关于这个发展战略,约翰已经暗自筹划了很长时间。他很清楚短期内联邦快递公司还没有实力进军亚太市场,所以这个战略规划主要是着眼于战后。目前约翰所做的仅仅是一些铺垫工作,针对的主要目标其实是战后的日本运输市场。

    前世身为跨国运输企业的高管,约翰太清楚日本运输市场的油水有多足了。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要想实现经济腾飞,根本离不开对跨国运输企业的依赖。日本三大航运企业nyk、mol和k-line每年的受益都在10亿美元以上,日本运通、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立物流这些物流企业每年的盈利也相当可观。

    这其中,约翰最为了解的就是日本运通。前世,他曾经去这家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物流企业参观考差过。这家号称从民用物资到军用物资、从原材料(如石油、矿产)到商品、从现钞到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只要法律允许“无所不运”日本物流企业,甚至差点一度挤垮了日本邮政业务。

    目前日本运通还是一家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出资建立的国有公司,日本政府将全国主要城市的运输业都合并到了这家公司名下。这对于约翰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利好消息。等日本战败后,他完全可以以此为由吃掉这家曾由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掌控的公司。相信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将军都会乐见其成的。

    除了日本的运输市场,约翰盯上的另一个目标是新加坡。没有一个国际运输企业老板会对位于马六甲黄金水道咽喉部位的新加坡港熟视无睹。虽然新加坡目前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这并不能阻止约翰暗地里打它的主意。

    他之前这么热心地跟华侨组织打交道,主要目的就是想乘机和陈嘉庚这些新加坡华人领袖拉上关系,以便在英国殖民体系崩溃后,抢占那里的航运市场。

    当然了,约翰很清楚,联邦快递未来的发展重心始终在北美和欧洲。亚太市场是很重要,但约翰大可不必着急,再过个一二十年都为时不晚。

    而且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