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一章 克拉克的狗屎运

    约翰被他说得也有些心有戚戚焉。1939年他刚加入陆军的时候,布莱德利和他一样是中校,克拉克和克劳福德一样是少校。这才多久,他俩就双双越级晋升,一举进入将官行列了。

    不过与克劳福德的“羡慕嫉妒恨”不同,约翰是知道布莱德利与克拉克将来成就的。他对克拉克越级晋升的事倒不怎么吃惊(历史上,克拉克就是在1941年8月从中校直接升的准将),反而是克拉克被麦克奈尔钦点这件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一直等车开进了军需大楼的停车场,约翰才大致理清了头绪。

    自己还是受了前世记忆的影响,想当然地把克拉克划为了马歇尔的嫡系。没错,这一世,克拉克也是因为在1939年西海岸两栖登陆演习中表现优异,被马歇尔看中调入参谋部的。但是可能是由于约翰的乱入,之后的某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马歇尔提前在与保守派斗争中取得了优势。前世,马歇尔被保守派逼到试图借助珍珠港事件,拖所有60岁以上将领同归于尽的情况估计是不会再出现了(珍珠港事件后,马歇尔曾向罗斯福请辞,并表示老一辈将领已经没有能力应对接下来战争,建议将60岁以上的陆军将军全部退役)。

    马歇尔这边胜得太快,克拉克自然也就少了不少表现自己,博取高层关注的机会。还没等他崭露头角呢,马歇尔就已经把参谋部里的保守派干趴下了。现在参谋部上下,各要害部门都有马歇尔派的人,克拉克这个才进入马歇尔视线不到两年的小中校自然不像历史上那么醒目了。所以这个曾经被“看好”的青年军官,暂时也就只能继续被“看好”下去。

    不过这一点,对于克拉克来说,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因为在麦克奈尔这些保守派大佬眼中,克拉克不同于李奇微这些“中国帮”成员,或者布莱德利这些本宁堡步校的老人,他身上的派系色彩非常淡薄。只要他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保守派那边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

    果不其然,克拉克在带队来82师考察新兵训练工作的这段时间,就凭借一份份充满“真知灼见”的报告,获得了负责全军编制改革和训练工作的麦克奈尔的认可。被他相中,成为了筹备中的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副参谋长的后备人选。(从1940年7月到1942年3月,美国陆军高层进行了一系列改组。最后取消了陆军总司令部,组建了陆军地面部队、陆军航空部队和陆军勤务部队三个平行司令部。麦克内尔本人担任了第一任陆军地面部队司令)。

    其实,这里面也少不了约翰的功劳。要不是约翰卖了那么多私货给克拉克,他哪能这么快就获得麦克奈尔的赏识。真算起来,约翰在82师折腾了几个月,获益最大的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波普、更不是作战计划处,而是克拉克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他这个干活的都还是个上校呢,写报告的倒成准将了,上哪说理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