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二章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
    约翰一边与史迪威和魏德迈聊着天,一边在心里猜测着史迪威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在他看来,史迪威这次很可能是冲着魏德迈的岳父老斯坦利-恩比克中将的“遗产”来的。

    谁都知道,老斯坦利虽然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他苦心经营8年之久的第三集团军(现在美国陆军的规模还远比不上二战时期,一个中将集团军司令在军内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差不多相当于一路诸侯了),但在华盛顿军政两界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无论是在罗斯福总统面前,还是在美国陆军第一人潘兴将军那里,老斯坦利都是能说得上话的。

    从马歇尔的角度来说,虽然这两年他在罗斯福的支持和史迪威的配合下,把一帮昏庸无能的老将们赶出了陆军核心层,成功掌握了陆军上层机关的话语权。但是保守派也并非都是无能之辈,很快他们就推出了一批颇具才干的新旗手,并将大部分作战部队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马歇尔要想实现他改革强军的目标,仅仅掌控参谋部是远远不够的,他势必还要在作战部队的控制权上和保守派展开新一轮的斗争。最近,马歇尔就借着陆军扩编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亲信下属去作战部队任职,布莱德利、史迪威、李奇微这些人就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

    但是,马歇尔毕竟根基太浅,5年他自己都只是个中校,手中可用之人并不是很多。而且这些人大多军衔较低,有资格担任师级指挥官的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不要说集团军一级了。

    如今,老斯坦利因病休养恰好给马歇尔提供了一个突破口。约翰估计,马歇尔这次不光是看上了第三集团军司令的位置,很可能还有将老斯坦利那一系人马整个打包收编的意思。

    而从老斯坦利的角度来说,他现在因为心脏出了毛病不得不离开军界,也需要为自己的下属们考虑一下,将他们托付给一个合适的对象。如果,马歇尔出的价码合适,将自己这一系归附到对方的旗下,对于老斯坦利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反正老斯坦利的两个儿子都不在军界发展,女婿魏德迈虽然前途无量,但还年轻,暂时也没有接手的资格。况且马歇尔在接收了他的“遗产”后,无论如何也不能亏待了魏德迈。操作得好的话,将来魏德迈能走得比他更远也说不定(历史上,魏德迈在临退役前晋升了四星上将,勉强算是比他岳父强了那么一点点)。

    也许,史迪威千里迢迢跑来参加魏德迈夫人的生意宴会,就是代表马歇尔来向老斯坦利示好的。约翰猜测,马歇尔安排这一出就是为了暗示恩比克中将,他这个老团长并没有忘记当年自己手下的那个小连长。将来一定会重点培养魏德迈,让老斯坦利安心。

    脑子里琢磨着这些,约翰的耳朵也没闲着,他从史迪威、赛珍珠和魏德迈夫妇聊天中,听到了不少关于中国的消息。

    别看约翰前世是中国人,但对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知道得还真未必有史迪威、赛珍珠多。而且他脑袋里的大多都是些经过他人总结、修改过的“历史”,宏观抽象的东西居多,缺少直观感受。

    而史迪威他们四个就不一样了。尤其他和赛珍珠这两位,在中国生活工作了至少20年。虽然作为“洋人”,他们看到、听到的东西难免会有些片面,理解得也不一定正确,但还是让约翰“开了眼界”。

    比如,史迪威他们都对中国的城市交通状况非常头疼,史迪威还为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了自己在武汉堵车的遭遇:“有一次,我开车去汉口,不到15公里的路足足开了快两个小时。在中国的街道上,行人、轿子、独轮手推车、托运东西的牲口和黄包车,这些根本就不会主动避让汽车。”

    “没错。”同样有在中国驾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