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三章 后勤改革号角
,不仅需要在后方打造战略模块,及时准确掌握国内战争物资生产、储备情况,了解港口装载、启运时间和抵达战区的时间。还要在前方打造与之配套的战役模块和战术模块,了解大到战区总体人员和物资部署,可供使用的车站、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情况,小到前线各补给和保障分队的具体行进位置和物资配备情况等各方面信息。

    这么做虽然会大大增加后勤管理的难度,但却可以极大地提升物资投放的准确度。历史上,美军在二战时期的物资补给是很充足的,但准确度实在不高。经常有前线部队在等着后方送弹药的时候,却收到一堆汽车零部件的事情发生。

    约翰记得,诺曼底登陆时,后方曾经因为错误估计了前线登陆作战的强度,前期向登陆地带投放了过多的武器弹药,造成了前线运输车辆和油料的严重不足。当时盟军司令部预估一个师每天的物资消耗量是650吨,而实际情况连300吨都不到。结果大量物资堆积在海滩和港口,又没有办法运走,大大拖累了盟军的行进速度。

    如果盟军当时实现了资产透明化的话,后方就能及时得到情况反映,迅速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补给策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了。

    约翰想到的第二个建议是改变目前美国陆军的补给模式。现在美军的补给模式还是早在法王路易十四时代就开始使用的以“囤积物资”为核心传统补给模式。如今部队的移动速度和对后勤的依赖程度可比农业时代高得多,这种模式明显已经落伍了。

    道理很简单,物资仓库里的储备再充足,也不能保证前方部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物品。反而会因为庞大的库存占用大量的人力,加大运输系统的压力,甚至影响到整个部队的机动性。

    只有将这种以提供足够多物资为核心目标的传统补给模式改为以缩短物资补给时间为核心目标的新补给模式,才能让部队更大程度地发挥战斗力。

    约翰之前为解决航空工业界零部件供应问题而提出的物流解决方案,就是这种动态补给模式的应用。到底效果如何,相信参谋部的那帮将军们心里都很清楚。

    以上这两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约翰接下来的第三个建议得不到采纳的话,他的这些“新后勤理论”,估计下场也就跟索普先生的那本《理论后勤学》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