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88章 农家子的荣华路
    王锦娘后来才听她大姐说起前因后果, 原话是:“我怀他时照顾得不精细, 使他生来吃了许多苦,我又只得一子,难免多疼一些, 都是让我惯出来的, 可我也没法子。我们家这个就是讨债来的, 当你面还乖觉,平常谁也降他不住……”

    这话越听越糊涂,王锦娘凑近一点,问:“那袋子里装的什么?外甥说是他的行李。”

    “……哪是什么行李?前头有一日,他恍惚做了个梦,梦里有人在种薯, 那人一种一整晚,他一看就是一整晚, 第二天醒来说清清楚楚都记得, 那是天老爷在教他做活,非要跟人家学,还找老爷拨了片地。”

    “他带来那几个麻袋子里装的就是种薯, 臭小子一颗颗选出来的, 说出门访亲也不能耽误他的大事。”王贞娘说着都想掩面,她真是没法子,叹口气道, “我想着咱们是亲姐妹, 感情极好的, 你做姨母的总不会嫌弃他,才任他来这儿丢人,换做去别家,真是万万不敢由他胡来。”

    王锦娘听完笑了一会儿,平复过来浑不在意说:“但凡是大户人家的少爷,总要找点乐子,在县里这些年我听过不少荒唐事,外甥这个委实不算什么。从前听你说外甥对什么都无兴致,这回难得他想做点事,大姐你且由他去,亏也不过是几袋薯,要是有那么丁点可能做成了,说不准还能青云直上呢。”

    试想百姓要糊口军队要打仗,哪样不要粮?

    当然,王锦娘也不是当真相信外甥能搞出名堂,她就是顺嘴一声安慰。想着不说乔家有二百亩良田,旱地也有足足百亩,给他糟蹋几亩有什么关系?

    似这般谈过,气氛才轻松一点,王锦娘又道:“我年年给大姐去信,请你过来小住,你皆不应,今年忽然应了,唬我一跳。”

    “往年放不下我儿,岂敢轻易离家?这回进县里还是他点头应的。”

    “外甥倒是开朗了些,今儿个还冲我问好,不像大姐往常说的那般不通人情。”

    王贞娘笑了笑,说他近来有些变化,从前极少开口,如今每天能讲几句,只是有些噎人,左右他说的不中听别搭理他就是了。

    “瞧大姐你说的,我还能跟外甥计较?我心疼他都来不及,这孩子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我这当姨母的再清楚也不过了。”

    王贞娘又关心妹子一番,听锦娘说哪里都好,看她气色也的确好,便放下心,转而问起芸娘——

    说到这个,就难免让人叹气。

    三姐妹里头贞娘嫁了乡间地主,家里地多粮多,日子松快。锦娘她男人是县尉日子更不用说。唯独芸娘,说差也不差,男人生得仪表堂堂,没丁点陋习,只是气运不足。

    他想走科举这条路,偏偏几届考下来都没能中。

    “听老爷说曹大人的连襟最近兴许要来县里,他想着看有没有机会让二姐夫去结识一番,那人是府学先生。”

    因是秀才女儿,哪怕长居乡间,王贞娘也明白府学在读书人中是怎么个地位,要真能认识在那里教书的先生,是幸事一件:“三妹你提到曹大人?可是县丞大人?”

    王锦娘颔首,应是,停顿片刻,又道:“曹大人与夫人房氏育有一子,名叫曹耀祖,此人品貌双全才智超群,尚未及冠已有秀才功名,前些时候我与曹夫人小叙,听她说家中姊妹嫁给临州府学里鼎鼎有名的郁先生,郁先生教的学生之中,中举的不知凡几,进士也并非没有,曹夫人想请他提点爱子,不知借什么由头修书去了临州府,这几日也在拾掇厢房,应有客来。”

    王贞娘赞道:“若能把握得住,倒是上好机缘。”

    两姐妹挺长时间没见面,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这个时候,乔越在做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