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唐残》正文 第五百一十八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续
   “他高仁厚一点儿都不见得仁厚,平日里想的尽是邀名博誉的勾当,却是拿咱们儿郎们好处和前程来换……”

    “竟然不准咱们多杀人,也不许自行去抢东西,这一路过来拿什么去犒赏儿郎们……就靠那些大户供奉和捐纳的那点东西,供应几顿的酒肉就能对付过去么……”

    “我等在西山营中过的是什么日子,在拱驾护圣时又是过的什么日子……在这一路招讨过来的路途中,又是过的什么日子……非但不让咱们夺取那些乱贼的衣粮牲口,反而还要给他们安置的田土和物用……”

    “他既然不讲规矩,难道还要还要拉着我们一起受苦吃累么……这次您不能再轻易的听由他得了……到了地方上也要让弟兄们好好的哨粮和就食才是啊……”

    “可是,我们毕竟是朝廷的官军啊,还是要有所注意风评和行事啊……”

    看起来有所意动的杨茂言却犹自犹豫道。

    “那些蝼蚁般微贱小民的赞誉和口碑,又有个卵用,反倒被拖累去束手束脚的啥都没法做了;还要白白的损耗钱粮物用,这岂不是自找的麻烦么……”

    ——我是分割线——

    而在襄阳城中,周淮安也再次处理了一桩突发的外交事务。却是来自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的朝廷左金吾将军,黔中观察使高泰派人来联系太平了?

    这位高泰也是渤海高氏的族人之一;就和那位正在广府做寓公的前交州刺史高鄩一样,属于当年高骈镇平蜀中、安南之后所推举和委命的亲党之一。

    但是这个位于云贵高原边缘的黔中(今湖南西南部、贵州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分地区)观察使;虽然管有黔州,涪州,夷州,思州,贯州,南州,珍州,溱州,播州,辰州,锦州,叙州,溪州,施州,奖州等十五州郡之地,却只有大致五十二个县治。

    而且还多数是地僻户寡、田瘠民困、蛮夷混杂的中下等、下下等县治;当地出产的主要是丹砂等矿藏和土盐;再加上相对多山的封闭地理环境,在唐末实在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和无视掉的边缘地带。

    甚至比位于大唐最南端的安南都护府还要穷僻得多。而相比岭西蛮洞豪姓遍布的桂管、扈管等地,黔中唯一的优势,就是当地的土族势力更加的碎片化和分散,并且自初代大都督赵国珍以来受到大唐长期影响下,开化程度和向心力更高。

    这次身为观察使的高泰,主动派人前来联系太平军这个反叛势力;却是为了商榷从比邻荆湖的巫、辰、施诸州境内互通往来,乃至借道辗转重开古时商路,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西南内陆茶马古道的需要。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这条线路因为战乱的阻隔,已经断绝了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作为黔中观察使治下直接的田土产出和人口都有限,也无法供养太多的军队。

    因此维持地方政权和军民士吏所需的财力物力,很大一部分要靠过境商路的抽税和其他附加收益。而作为古道起点最重要的产茶地在这个时代也有两处,一处就是剑南三川道,一处便是湖南境内了(云贵高原的茶叶种植尚未兴起)。

    而如今剑南道所产的茶叶主要是北走雅州、松州通往吐蕃、东天竺(川藏道),以及通过南下姚州、黔州贩运往南诏境内的通海军节度使,乃至沿着朱泊江(伊洛瓦底江)流域进入骠国(缅甸)、南天竺(孟加拉)。

    现在太平军沿着峡江而上攻略蜀中的行为,也等于变相威胁和隔断了黔中道与蜀中的水路通道;再加上自从唐僖宗的行在入蜀之后,田令孜籍以供养大内之名,对于周边的郡县索要进奉甚多;黔中道亦不可得免。

    是以如今这位左金吾将军,黔中观察使高泰的位置也隐然有些不稳;因为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