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唐残》正文 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
面威胁的天然门户所在。

    同时也代表着逐步打开北上关中道路,而于正在关内攻城略地的黄巢义军大部队,就此南北呼应而最终联成一线的诸多可能性。

    乃至是向东越过桐柏山脉的阻隔,再度威胁到淮西各州,或是沿着长江中上游的天然胜势,随时再度进取下游的江东两浙或是淮南沿海的无限机会了。

    只是,打下襄州这个深入南阳盆地的前出要点之后,太平军不是不可以在更进一步的全取南阳盆地,乃至整个的山南东道的精华地区。但是相应后续的战线供给和地方维持的消耗,就严重超出了太平军的计划之外了。

    毕竟,现在已经是收获前后的八月初了。来自官军五路进攻带来的后果正在持续扩散开来;荆州境内是打得一片残破,又耽误了基本的农时,基本上不要指望又任何收成了。

    而其他受到战火和变乱影响的岳、衡、谭各州,同样也是不同程度的严重减产和歉收结果;光是为了重建这些地方的屯庄和工场,兼带避免地方上发生大规模的饥荒和流亡,就需要从岭外调集过来大量的粮食填补缺口。

    光是收到战火波及的屯田所下大小庄子就达到了一百六十七处,其中有三分之一完全被摧毁或是几无可以利用的地方;剩下的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和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又之前的战果和斩获作为补充,但是维持荆南、湖南和部分江西、江东局面的稳定,还要推进深入地方的武装清缴和镇反工作,安置更多的屯庄和收聚流亡人口,已经是相当吃力的事情了。

    在将这些地方充分消化和控制住,并且坚持到来年获得收成之前,实在没有办法在增加山南道这个大包袱,乃至进行更加持久的战争行动了。

    当然了,周淮安如果效法那些传统藩镇军阀们的做法,自然就省事省心的多了。通常只要派兵把边界和路口、要冲一封锁,就可以任境内无处可去的百姓自生自灭于乡野、山林好了;或者干脆驱赶流民到别地去就食,来减轻治下的维持负担。

    但是周淮安想要将他们变成自己治下的动员基础和产能,就需要追加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手;毕竟地盘扩大和对地方深入清理之后,同样需要大量的相对合格而可靠的人手,来保证在基层的基本执行力和行政效率。

    此外这次的变乱中还体现出来太平田亩制度的一个隐形的好处。就是作为安置屯庄和编管地的所在,为地方的太平军所属据守住各处要冲和重点区域,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虽然事后再遣散安置回去,同样需要一笔不菲的投入。

    至于山南东道境内七州也不能轻易的放过;在清洗了地方势力之后,效法江东两浙的故事委派和扶持一些地方驻队以维持局面,以作为与朝廷和藩镇势力之间的缓冲区继续存在。

    因此,在接下来当地最为暑热的月份当中,他不得不坐镇在襄阳城中。陆陆续续的花费一段时间来颁布相应的赏罚奖惩号令,以及其他的军伍修整、再编、补充和转运,战后地方的休养生息和缓解饥荒的苗头,组织生产自救等等,千头万绪的善后处置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