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唐残》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岂信长江有逆流(续二
眼下的事业共同经营的风生水起。

    相比之下的大将军府当中,虽然人人都尊奉黄王的号令而以义军旗号行事;但是私底下却是人心纷纷而各有主张和打算。以至于空有偌大竞相投奔而来的数量,以及一次又一次击败官军的大好势头,却始终无法合力将某一地的局面给稳定和做大下来。

    然后,他也再一次对于自己的使命和企望,产生了持续的怀疑和动摇起来;至少就算自己了解和掌握了如此之多的太平军内情回去,又有多少机会和余力能够在大将军府当中施展开来呢。

    大将军府虽然也号称要善待百姓和爱惜黎庶,但是因为时常转战各地而居无常所的缘故,只偶有一些断断续续实行的短期举措和作为;乃至大多数时候的施粮赈济手段,是为了吸引和聚附更多填壕前驱的战前权益手段。

    而在太平军这儿,他才第一次看到了为了黎庶民生之计,而进行的长远规划和布局经营的手段。却是通常情况下想要照搬过去也搬不了的存在。除非他能够在大将军府当中获得更多的权柄和不遗余力的支持,才有可能打开局面来。

    一想到这一点,杨师古有重新被某种无奈的悲观、失落情绪给填塞了心头。这时候,一个声音在路边响起来。

    “这位丈人,可否借你牛车稍带一段啊……”

    杨师古定睛看去,却是个有些鼻青脸肿的年轻汉子,身上衣衫单薄而有自由些拉扯识破的痕迹。他不由心中一动而对着驾车的柴二娃微微点头道。

    “却不知后生将去哪里啊……”

    “咱是从三孔村里来,打算回河口场去的干系……”

    表情犹有些愤然和悻色的年轻汉子道……

    饶州,鄱阳城的大将军府所在正堂。

    面无表情的黄巢面前,由黄睿引进来的几名新进义军将领,亦在拿着几张纸片大声的陈情和告求道:

    “这是《太平田亩纲要》的宗旨?什么田土归公,按需配给、所获交半……以劳得食、勤者多得、能者倍之、奖励创新……,病给医药、开蒙识字、开授手艺……?”

    “岂有此理,这是虚和尚麾下号称的事物,怎么都传扬到了大将军府所在的治下了……”

    “何止传到了啊,下边士卒里还有信以为真被蛊惑和动心起来的,已经在纷纷相问和询声,大将军府是否也有此般的好处和举措呢……”

    “还有听在地方上招揽人手的兄弟们说,有半路前来投奔的流民和队伍,都听了这风闻而折转向西去了……”

    “这真是居心可虑啊……莫不成时想要拆大将军府的台面,挖我等的跟脚了……万万不能再让如此的非论在手下继续流传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