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三国之北境之王》正文 第227章 李傕退兵
开口问道:“公明,可能寻得韩家小儿的踪影?”

    “启禀主公!”徐晃羞愧难当地说:“末将一路追赶下去,一直到了旋门关,始终未曾见到韩家小儿的踪迹。在回程途中,遭到了韩家骑兵的攻击,末将不支,只能率部突围而出。”

    李郭二人所率的兵马,在杨奉兵马后面五六里的地方,见前方忽然停下,李傕便派出李别来了解前方出了什么事情。他看到杨奉和一名盔甲是血的武将在队伍前说话,便过去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什么事情?”

    虽说李别问得很随便,但杨奉还是恭恭敬敬地将派徐晃去追杀韩湛,连着几天都没有找到人影,谁知在返回途中,却与和韩家骑兵遭遇,徐晃如今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李别又问了徐晃几个问题后,命令杨奉在原地待命,自己跑回去向李傕复命。李傕听说杨奉的手下大败而回,顿时恼羞成怒,就要下令全军开进,去截杀黄忠等人。

    谁知就在这时,有人向他禀报:“启禀将军,长安的张济将军派信使来了!”

    李傕强忍着怒火吩咐道:“把信使带过来。”

    片刻的工夫,随从便带着一名异常疲倦的骑兵来到了李傕的面前。信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从怀里掏出书信,双手捧着递向李傕。李傕朝旁边的一名随从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即上前接过信使手里的书信,又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李傕。

    李傕展开书信,只看了几眼,便立即大惊失色。一旁的郭汜见了,连忙策马上前,关切地问:“稚然,出什么事情了?”

    “长安出大事了。”李傕将手里的书信塞给郭汜,急匆匆地吩咐道:“后军改前军,前军改后军,立即返回长安!”

    郭汜看完书信后,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过他做事没有李傕那么鲁莽,他想到还在前方等待的杨奉一行,连忙派人去通知他们一同返回长安。

    贾诩不知信使带来的是什么信,李傕看了以后,居然要立即班师。他连忙来到了李傕的面前,态度恭谨地问:“稚然将军,不知长安出了何事,为何急着班师啊?”

    “贾先生,请看此信。”郭汜过来,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贾诩,并对他说道:“先生看了此信,自然明白为何要班师了。”

    贾诩接过书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某亲率人寻找太师尸首,只有一些零碎皮骨,便名人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某候晴择日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看完书信,贾诩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张济、樊稠等人寻到了董卓的零碎尸骨,安葬在郿坞,结果下葬之日,雷电交加,将棺木从墓穴中冲出,雷电又将棺木震开。张樊二人择日再葬,情形依旧如此。难怪李傕看到书信后,神情会如此慌乱。

    搞清楚怎么回事后,贾诩连忙拉住李傕的马缰,劝说道:“稚然将军,事已至此,就算你赶回去也于事无补。不如我们留在此处,除掉了韩家小儿,再返回长安也不迟。”

    李傕自从得知董卓的尸首无法下葬之后,整个人就处于狂欢的状态,听到贾诩如此劝说自己,二话不说,拔出宝剑,朝着贾诩就劈了下去。幸好贾诩见势不妙,立即松开马缰,把身子往后一扬,否则肯定被李傕砍中了。

    李傕见一剑没砍中,把剑收回来准备再砍时,被郭汜抓住了手臂。郭汜还冲着贾诩拼命地使眼色,示意他快点离开。

    见不能阻止李傕在此时班师,贾诩拨转马头远远地离开了李郭二人。他站在路边望向南面,心里暗自感慨:“放虎归山留后患啊,韩家小儿今日不死,来日必成心腹之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