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三国之北境之王》正文 第217章 孤军守关隘
否可以命董承率函谷关的守军,随我们一同护送圣驾去冀州。属下近日在城中巡视,发现这些兵马都是可战之兵,虽然带到了冀州,将来不管是东征青州,还是西进并州,都能派上大用途。”

    “没错没错。”沮授的话刚说完,典韦就激动地说:“有了这四千精锐人马同行,想必吕布在路上就不敢动什么歪脑筋,而是还能壮大我冀州的实力。”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韩湛觉得如果将函谷关的守军全部调走,这样就无人掣肘,自己将来是走还是留,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了。想到这里,他连忙吩咐典韦:“典韦,速去请董国丈到此,就说本侯有要是相商。”

    说来也巧,典韦刚走出议事厅,就看到董承匆匆而来,连忙上前相迎:“末将典韦,见过董国丈!”

    “典将军免礼!”董承见和自己打招呼的人是典韦,连忙笑容可掬的问:“不知亭侯可在议事厅内?”

    “是的,我家主公正在议事厅里。他正命我前来相请国丈,没想到国丈却先来了。”典韦说完,将身子让到了一遍,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国丈,请里面叙话。”

    韩湛和沮授正在说话,忽然看到典韦去而复返,正想问他有什么事情,却看到了他身后的董承,连忙站起身拱手行礼:“原来是董国丈来了,本侯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亭侯,”董承朝韩湛拱拱手,着急地说道:“在下今日冒昧到此,是有要事要与你相商。”

    韩湛虽说有事要和董承相商,但此刻看到他如此着急的样子,便客气地说:“国丈有事但说无妨,本侯洗耳恭听。”

    “亭侯,眼看着李郭二贼的后续大军就要到了。”董承有些着急地问道:“不知亭侯作何打算?”

    “国丈,”韩湛笑着对董承说:“本侯命典韦去请您,也有一件事情要和您商议。虽说函谷关易守难攻,但若是李郭大军停留在关外不去,关内也早晚会因为粮草耗尽而失守的。因此本侯打算明日就让沮监军带人护送圣驾前往冀州。”

    “可是圣驾身体抱恙,不适合长途跋涉啊!”董承刚想劝阻韩湛改变主意,但猛地想起自己此来的目地,便及时地转换了话题,“不知亭侯打算派多少人护送圣驾啊?”

    “本侯原打算派两千兵马护送圣驾。”韩湛有意不谈众人对吕布的担忧,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但考虑到此去冀州路途遥远,沿途又不太平,因此打算向董国丈借点兵马,一同护送圣驾去冀州。”

    听说韩湛打算找自己借兵,董承立即爽快地说道:“不知亭侯打算借多少兵马?”

    韩湛抬起右手,化拳为掌,说道:“本侯欲向董国丈借五千兵。”

    “什么,借五千兵?”董承听韩湛这么说,不禁苦笑着说:“亭侯应该知道,函谷关内的守军也就只有五千人,您都借走了,那谁来受关隘啊?”

    “国丈请听我说,”韩湛看到董承的脸上露出了不悦的表情,连忙向他解释说:“函谷关距离冀州太远,我们的兵马只能在这里挡住李郭二贼一时,一旦粮尽,关内的兵马将不战自溃。因此本侯打算请国丈带关内的全部守军,护送车驾前往冀州。至于函谷关嘛,则由本侯率三千骑兵把守,等你们到了安全的地方,本侯再弃关而去。”

    董承听完韩湛的这番言语,心里暗自嘀咕:亭侯这么安排,估计是怕他出城作战时,我无法掌控城内的守军,毕竟里面有不少是原来守将的心腹,当时要趁机作乱,自己还真的无法弹压。

    想明白这番道理之后,董承点了点头,对韩湛说道:“在下愿意听从亭侯的安排,明日就率城内守军,护送圣驾前往冀州。”

    次日清晨,韩湛亲自护送汉献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